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使用32.7%土壤消毒剂“威百亩”的效果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粳4号叶龄诊断技术施肥法和常规施肥法不同施肥量研究

中国农技推广 2007

摘要: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实际出发,2006年选用绥粳4号水稻品种做了叶龄诊断技术施肥法和常规施肥法的不同施肥量的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叶龄诊断法,绥粳4号产量比常规施肥法增产4.7%。在施氮肥量为94.0kg/hm2时,叶龄诊断法产量最高达到8090.0kg/hm2。

关键词: 叶龄诊断技术 绥粳4号 施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7

摘要: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在引进俄罗斯农业先进技术“生物表面活化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特点,综合生物表面活化剂对农作物的作用机理而科学配制的新型制剂[1]。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小麦根腐病和黑穗病防治效果高达63%-72%,并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产幅度达15.3%。

关键词: 小麦 生物表面活化剂 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之痛,谁之过

中国乡村发现 2007

摘要:大豆危机:农产品遭遇外资控盘的困境央视《经济半小时》关于黑龙江大豆危机的报道播出后,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原产我国、有着几千年种植历史的中国大豆竞争不过进口大豆呢?面对进口大豆的冲击,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麻发展问题和建议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摘要: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麻发展的现状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省的大麻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该省大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麻 发展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适栽叶龄简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抗寒新品种-龙园甜杏

山西果树 2007

摘要:龙团甜杳是以79-7-1(北方2号李×大接杏)作母本、79-15-14(631杳×大接杏)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鲜食兼仁用的抗寒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近圆形.底色黄色.阳面带有红晕,单果平均重59.2G,最大75.5G.果肉橙黄色.肉质较细、软,纤维少,汁液多.风味酸甜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3.90%.品质佳.

关键词: 抗寒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甜杏 可溶性固形物 黑龙江省 杂交育成 大接杏 橙黄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幼苗期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现代化农业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用量对芸豆氨基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CSCD

摘要:本研究在不同磷肥施用量处理下,对NR、品芸1号、品芸2号3个小白芸豆品种子粒的氨基酸含量及组分测定、分析,探索磷肥对芸豆氨基酸及组分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磷肥用量处理均可提高芸豆氨基酸含量,对芸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品芸2号和NR总氨基酸及其各组分含量在50kg/hm2纯磷肥用量条件下最高;品芸1号氨基酸积累在25kg/hm2纯磷肥用量条件下最有效。

关键词: 芸豆 磷肥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草地学报 2007 CSCD

摘要:苜蓿(M ed icag o sa tiva)与无芒雀麦(B rom us innerm 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单播和混播草地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平均值高于敖汉苜蓿(M.sa tiva CV.A ohan);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生物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敖汉苜蓿早于杂花苜蓿(M.varia M artin.CV.C aoyuan);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至抽穗期AGR和RGR最高,混播降低了苜蓿的AGR和RGR值;在组分频率下,春秋二季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而夏季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苜蓿的竞争力大于无芒雀麦(苜蓿的CR>1);甘农1号杂花苜蓿(M.variaM artin.CV.G annong N o.1)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在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间竞争的关键,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影响,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种群衰退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种间竞争 群落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