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浅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和思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已经历了12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先后建立了3000多个各类科技园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园区起步稍晚,但在规模建设、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就目前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下,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策略与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策略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种业公司在北部高寒区域大豆种子营销战略

大豆通报 2007

摘要:从营销模式、营销战术、品牌效应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探讨在种子行业激烈竞争中农科种业公司营销的理念、战略与战术。对构建北部高寒大豆种业集团提出看法。

关键词: 龙头企业 营销战略 人力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18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2007

摘要:龙粳18号于2006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现场验收,在10.7hm2连片种植田上进行采点实测,龙粳18号平均产量11600.0kg/hm2;实收780.4m2,产量达11265.0kg/hm2,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耐寒等特点。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关键词: 寒地 龙粳18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玉米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概述了高油玉米的主要特点,说明了高油玉米的饲用价值远高于普通玉米,并着重介绍了高油玉米作为畜禽饲料的饲喂效果及其在优质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油玉米 饲料 畜牧业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摘要: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尺寸的SiC粒子,采用超声波工艺分散纳米微粒,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最佳试验参数(镀液PH为6,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g/L)的复合镀层在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时对硬度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Ni-P合金 热处理 SiC 化学复合镀 硬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榆紫叶甲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

摘要: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等方法分析了榆紫叶甲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紫叶甲林内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并且聚集程度较高;采用包括Iwao回归模型在内的4个回归模型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采用Blackith(1961)聚集均数法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其聚集原因主要由生物学习性引起。同时,对榆紫叶甲林内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榆紫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折衷直播栽培保苗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从供氧剂和播深两方面对水稻折衷直播栽培出苗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氧剂包衣可以提高折衷直播栽培水稻的出苗率;种子与供氧剂用量比在1:1以内,出苗率随供氧剂用量增加而增加,供氧剂用量超过种子量以后,出苗率开始下降;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出苗率下降,鞘叶芽率和枯死不出芽率增多。

关键词: 折衷直播水稻 供氧剂包衣 播深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迟播对早熟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通过4个不同熟期早熟大豆品种8个播期试验,研究早熟大豆品种在迟播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日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墒情下,播种~出苗的天数与其间的平均气温呈极密切的负指数关系,播种~出苗的日平均气温对出苗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熟期的早熟品种出苗~开花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开花~成熟的天数先是降低然后略有升高;出苗~成熟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即晚播对整个生育阶段的影响主要是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早熟品种迟播时,日平均气温升高加快大豆出苗的速度,在24℃条件下出苗可缩短4d。早熟品种晚播后,出苗~开花阶段、出苗~成熟阶段日数与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呈直线正相关,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营养生长阶段和整个生育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豆 迟播 生育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白粉病发生规律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摘要:在亚麻生长季节定期定点观察亚麻白粉病发生程度,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及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播期对亚麻白粉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明确适宜亚麻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温度为20-25℃,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其流行;在阴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亚麻发病与流行;播种密度越大、春季播种时期越晚,亚麻白粉病发病就越严重。

关键词: 亚麻白粉病 气象因素 密度 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果沙棘品种适应性及其综合评价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龙江绥棱、内蒙磴口及陕西永寿试验区对俄罗斯的12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的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大果沙棘在我国的适应性的主要因子是环境因子。在大果沙棘品种的推广中,首先要注意地理位置,其次,在适宜栽培区确定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差异,即需要进行品种的选择。(2)从高纬度引进的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表现是随着纬度的下降适应性逐渐下降,绥棱试验点、磴口试验点及永寿试验点分属最适引种区、适宜引种区及不适应区。(3)绥棱试验点4 5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楚伊、浑金、优胜、橙色、阿尔泰新闻、乌兰格木6个品种,磴口试验点6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楚伊、金色、优胜3个品种,这些品种丰产性好,是试验区值得大力推广的引进品种。(4)大果沙棘在中国的适应性区划可分为3个区:最适引种栽培区,如黑龙江绥棱县;适宜引种栽培区,如内蒙古磴口县;栽培驯化区,如陕西永寿县。

关键词: 大果沙棘 品种适应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