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个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泰来的两点试验,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444,丹340为测验种,对从群体品综1号、中综3号和陕综5号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以探讨群体选系在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选自同一群体的自交系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HR14,HR17,HR15,中综3号群体选系HR9,HR8,品综1号选系HR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初步的类群划分结果品综1号选系为瑞德群,中综3号选系为旅大红骨群,陕综5号选系为兰卡斯特群.在供试的72个组合中HR15×丹340,HR17×丹340,HR9×Mo17,HR14×丹340,HR7×B73,HR8×B73,HR6×444,HR5×丹340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对照优势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结合育种实践,在我国北方早熟春玉米区陕综5号×旅大红骨、中综3号×瑞德或兰卡斯特、品综1号×旅大红骨或唐四平头可能组成较大利用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抽穗期的关系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在实践育种的基础上,选用直链淀粉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水稻品种,配置2种类型的杂交组合(组合1:低AC×高AC、组合2:低AC×中AC),构成2套分析材料(每套包括双亲、F2、F3代),考察直链淀粉含量及其抽穗期。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类型的F2、F3代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单株的抽穗日期都是在每个组合的抽穗早期,因此这是选择低直链淀粉含量单株的重点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西县绿色水稻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兰西县是黑龙江省十大贫困县之一,该县水稻主产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黑龙江省农科院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落实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生产技术。从生产资料购买、病虫害防治到收获贮藏均采用标准化技术规程。进一步培育并开发优质绿色稻米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生产条件下,连续种植抗线大豆品种13年,使原来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发生变异,按Riggs等(1988)的标准进行鉴定,确定变异后的生理小种为4号、14号,其中4号生理小种在黑龙江省未见过报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效大豆生产配套技术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通过对整地方法、品种选择及肥料种类和种植密度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种植区应选择黑农37品种,深松整地,保苗22株/m2,用40%绿源复合肥21.14 kg/667m2,实现大豆生产高产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