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冷冻附睾精子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
《中国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解冻温度 (39~ 41℃、5 8~ 6 0℃、6 9~ 71℃ )和解冻方式 (干解冻、湿解冻 )对猪冷冻附睾精子解冻后的活力、存活指数以及受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同一种解冻方式 ,经高温解冻的精液 ,虽然解冻后的活力较好 ,但活力却下降很快 ,精子的存活时间和存活指数均不如低温解冻的精液。采用同一种解冻温度 ,湿解冻所需的解冻时间相对短 ,解冻后精子活力相对低 ,但存活时间和存活指数相应优于对应的干解冻试验组。经低温解冻的精子 ,受精能力最强 ,精子的受精能力与解冻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916 13,P=0 .0 10 3)。使用改良 TCM199培养液 ,猪受精卵和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能发育至早期桑椹胚
关键词: 猪 冷冻附睾精子 解冻温度 解冻方式 精子活力 存活指数 体外受精能力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14 C-同位素示踪技术 ,研究重穗型杂种稻的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 优 16 2、特优 12 4等新近育成的 3个重穗型杂种稻品种光合能力强且光合功能的高值持续期长 ,具备有超高产的潜力。同时 ,两优培九和 优 16 2有较强的耐光抑制能力 ,特优 12 4有一定的耐低光强的能力。但与对照品种汕优 6 3相比较 ,这三个重穗型杂种稻品种光合产物的运转效率差 ,光合稳定性不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现有重穗型杂种稻同化物的运转效率和对外界变化光强的光合适应能力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能的生理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旱育秧苗首先强化育根,前期根冠比大于水秧苗,后期单位株高干物重比水秧苗高,具有墩实壮秧特征。旱秧苗可溶性糖、淀粉、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均比水秧苗高,NRA是水秧苗的5.12~6.18倍;特别是在旱秧苗茎鞘中含较多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非蛋白氮、硝态氮含量分别比水秧苗高37.76%、18.82%、43.38%和30.1倍,这既利于抵抗逆境,又为栽后早发快发奠定了物质基础。旱秧苗ATPase活性比水秧苗高4.61%~94.34%;旱秧苗抗逆保护酶SOD、CAT分别比水秧苗高6.25%~31.82%、1.32~1.50倍;逆境物质MDA含量比水秧苗低16.98%~23.97%,脯氨酸含量是水秧的2.29~4.08倍。旱秧苗对水分反应灵敏,叶片易萎蔫,但离体叶片在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降低,低于水秧苗33.26%,吸水能力增强,吸水速率比水秧苗高13.09%。由此可见,旱秧苗在逐渐适应旱育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抗旱生理机制,具有抗旱能力强的生理特性。这种抗旱生理特性既是旱育秧苗适应旱育环境的体现,也是旱育秧苗具有增产效应的生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江苏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2000年7月7日、8月7日对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两次模拟棉铃虫特大发生年份虫口密度进行棉田大罩笼接虫,考察其抗虫效果和受害后的结铃结构。考察结果表明,南抗3号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抗性,受害后仍表现较强的结铃性。两次考察,南抗3号棉铃虫活虫数比对照苏棉12号分别平均减少86.2%和93.8%;蕾害率减少85.7%和82.4%;小铃被害减少92.8%、91. 7%。 8月 17日大铃被害减少 92. 9%。南抗 3号总结铃数比苏棉 12号增加 31. 16%,且结铃早、吐絮快,到10月11日平均吐絮率达79.29%,比对照47.24%高32.05个百分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免疫金技术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畜牧与兽医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用胶体金标记提纯后的兔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IgG ,建立了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 ,以红色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检测PRRSV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DIGFA)。特异性阻断试验与交叉试验证明DIGFA检测PRRSV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 1 5份临床样本 ,其中 3份DIG FA及细胞培养均为阳性 ,电镜观察亦可见符合PRRSV特征的病毒粒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肺炎霉形体168弱毒株的回归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猪肺炎霉形体 16 8无细胞培养弱毒株F34 0 经健康小梅山猪连续传 5代 ,每代观察 11— 16d ,临床无气喘和咳嗽症状 ,剖检无胰样小叶性肺炎病变 ,表明该菌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 ;同时采集各传代猪的肺组织 ,用病肺块组织接种法分离培养猪肺炎霉形体 ,经 72h培养 ,其培养液呈微混浊 ,无沉淀 ,pH降至 6 .6 ,镜检见类圆球形菌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丰产辣椒新品种江蔬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江蔬4号辣椒是利用来自北方羊角椒8-2-7的优良自交系0736和来自上海 早熟甜椒的优良自交系0517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纵径14.3cm, 肩横径3.7cm,肉厚0.26cm。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 平均产量1065kg,总产量2700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 商品品质均优于对照湘研1号。适宜保护地栽培和西南地区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春旭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春旭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 1988年以春香为母本 ,波兰引进草莓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草莓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观察和试验示范 ,该品种表现为植株耐热性和耐旱性较强 ,匍匐茎苗发生数量多 ,花序抽生和连续结果能力强 ,花蕾和幼果较耐低温 ,早期产量高 ,果实较大且品质优 ,较抗白粉病等特点。适于长江流域普通塑料大棚和淮北地区日光温室等棚室条件下促成栽培。该品种于2 0 0 0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现已在 14个省 (市 )引种栽培 50 0万株 ,面积约 60 hm2 (公顷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