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土旱塬农田全程全覆盖的“土壤水库”作用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南黄土旱塬虽土层深厚 ,蓄水、保水性能良好 ,但传统农业的农田“土壤水库”作用有限 ,在年降水量较小且分布不均匀 ,而蒸发量较大的情况下 ,天然降水利用率很低 ,作物产量极不稳定。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于 1991~ 1996年进行了 6年的探索 ,研究出在旱地农田实行全程全覆盖的保水措施 ,采用不同覆盖材料 ,配合垄作方式 ,既能较大程度地吸纳天然降水 ,又可做到全程全封闭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库”,使不均衡的天然降水变为较均匀的供水 ,在整个覆盖周期内其土壤贮水量始终高于半覆盖和不覆盖处理 ,有效地缓解了作物旱情 ,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发展战略
《山西农业 》 2001
摘要:山西旱地小麦在小麦生产中所占份额较大,而旱地小麦由于年际间降雨量的差异带来了年际间产量波动;同一年型不同地域、地块由于肥力差别大形成了地区间生产不平衡。因此,旱地小麦一直是农业科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测定了从沤肥浸渍液和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得到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的 6个菌株 ,编号为 94 Ⅰ、94 Ⅱ、94 Ⅲ、96 Ⅱ、98 Ⅰ和 98 Ⅱ .测定其孢子悬浮培养 16h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 48.2 9%、0 .0 0 %、6 0 .6 9%、39.2 8%、6 1.2 9%和 72 .32 % ,孢子和菌丝有的变畸形并产生大泡囊 ;平皿拮抗试验表明 ,其活体浓度为 5 0 %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 74.5 2 %、83.2 7%、90 .6 0 %、88.5 9%、89.35 %、和 94.30 % ;而其相同浓度高压蒸汽灭活后的代谢产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 33.2 1%、5 5 .2 2 %、6 2 .84%、46 .5 7%、47.6 1%和 70 .34% .表 3参 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