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不同光强对细柱西番莲生长及观赏性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为了探究细柱西番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试验动态跟踪了处于6个不同光强下的细柱西番莲(Passiflora suberosa Linnaeus)主蔓、叶片、侧蔓等营养部位生长动态,并分析相关表型特征和观赏性。结果表明,在日平均光照强度为6 400 lx(T2)的条件下,细柱西番莲主蔓和叶片的生长速度、侧蔓长、节间长、叶片长、叶片宽、整体长势、观赏性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25 400 lx(T1)的全日照光强条件下,以上指标位居第二,而侧枝分化速度、绒毛密度、叶片厚度等指标则位居第一;1 600 lx(T3)光强下,各测量指标均位居第三;400 lx(T4)和100 lx(T5)光强下,细柱西番莲分化生长趋于停滞;50 lx(T6)及以下的光照强度则是细柱西番莲的致死光强范围。综上所述,在6个不同的光强环境中,6 400 lx的光强环境下,细柱西番莲各项生长指标和观赏性均处于较佳状态。

关键词: 细柱西番莲 光照强度 营养生长 表型特征 观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护色剂对全组分芒果汁高温灭菌过程的品质和风味影响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5种护色剂(β-环糊精、柠檬酸、氯化钙、植酸、抗坏血酸)对全组分芒果汁(whole?mango?juice,WMJ)高温杀菌过程中色泽和风味(滋味、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并全面分析5-羟甲基糠醛、还原糖、游离氨基酸、类胡萝卜素、总酚的变化以揭示其护色机理。结果表明,5种护色剂都能减少WMJ在高温杀菌过程中的色泽劣变,其中抗坏血酸的护色效果最好。抗坏血酸减缓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减少了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的降解,其中类胡萝卜素和总酚含量比无添加组分别高26.85%和39.68%;添加柠檬酸和氯化钙也能减缓美拉德反应的发生;β-环糊精可以抑制类胡萝卜素降解。高温灭菌后,WMJ的酸味减弱、鲜味和咸味增加且出现苦味,添加5种护色剂均能提升WMJ的酸味,降低苦味和鲜味,且氯化钙增加了WMJ滋味的丰富度。高温杀菌处理会导致WMJ的挥发性香气损失,β-环糊精和抗坏血酸的使用可以减少挥发性香气的损失。本研究可为全组分芒果汁的生产及护色剂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全组分芒果汁 高温灭菌 护色剂 品质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砖红壤果园长期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Ub)4个处理,对果园长期生草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5年长期果园生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0.25~2.00和0.053~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R0.25、MWD和GWD,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但对20~4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Re、Ub和NG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55.0%、37.3%和24.8%,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28.1%、42.7%和25.0%。柱花草(Re和Ub)处理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中>2 mm和0.25~2.00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结论】研究表明热带果园长期生草特别是种植柱花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提高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

关键词: 砖红壤 果园生草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胁迫下芒果花粉活性及花粉管长度的差异

中国农业气象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芒果花期极端天气频发,研究不同温度下芒果花粉的耐受性对芒果新品种引种、育种、花期栽培管理以及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热农1号’‘椰香芒’‘苹果芒’‘金煌’4个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14~36℃的12个温度梯度和3个持续时间梯度试验,采用二次方程和修正双线性模型估算芒果花粉萌发率(Q)、花粉管长度(TL)最大值及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的基本温度(Tmin、Topt和Tmax)。利用累计应激反应指数(CSRI),研究温度对芒果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确定芒果花粉种类/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和持续时间对花粉活力有明显影响。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8℃处理下花粉平均萌发率达最大值35%,花粉管平均长度达最大值53.2μm,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热农1号’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温度范围最广,分别为22~32℃和22~34℃,‘苹果芒’花粉萌发温度适应范围最窄,为22~30℃,‘椰香芒’花粉管适应温度范围最窄,为24~32℃。低温对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高温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热农1号’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抗性最强,‘苹果芒’最敏感。

关键词: 芒果 花粉萌发 温度胁迫 累计应激反应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目标管理法在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业会计 2025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科研事业单位获得的财政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如何高效精准管理这些财政资源,已然成为当前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目标管理法在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明确了其在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意义。研究表明,明确预算绩效总体目标、细化目标分解与责任落实、强化计划执行与过程监控、实施绩效评估与反馈,是目标管理法在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科研资源合理配置,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科研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 目标管理法 科研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不同成熟度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养分积累分配

经济林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澳洲坚果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光合效率及营养积累规律,从而为澳洲坚果的高效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澳洲坚果新叶、中等成熟叶、成熟叶及老叶4组不同成熟度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比,以及矿质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成熟度叶片对澳洲坚果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质量比、类胡萝卜素质量比、光合参数及矿质元素积累具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叶的总叶绿素质量比、类胡萝卜素质量比最高,分别为1.45和0.24 mg/g,而新叶的最低,分别为0.99和0.18 mg/g。净光合效率最高的是成熟叶片,为14.69μmol/(m2·s),最低的是新叶,仅为2.63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是中等成熟叶片,为5.74%。老叶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最高,为0.70;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最高的是新叶和中等成熟叶,均为0.39。叶片中矿质元素质量比最高的是钙元素,且老叶中的钙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叶片,为17.15 mg/g;其次是氮、钾、磷、镁,其质量比分别为13.53、0.97、4.15、0.96 mg/g。氮、钾、磷、镁质量比均是成熟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叶片。【结论】澳洲坚果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化:新叶专注于生长发育;中等成熟叶和成熟叶是光合作用的核心,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老叶则在光保护和矿质元素重新分配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叶片 成熟度 光合特性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十二五"以来香蕉产业发展与科研状况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香蕉作为热带水果,在我国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文章从“十二五”规划提出至今,通过CNKI(CNKI收录硕士、博士论文文献、期刊论文)、维普网、Citexs(数据来源于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SCI)、国家统计局、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平台、智慧三农等进行文献、数据查询,对我国“十二五”以来香蕉产业发展现状、热带农业政策、研究单位、研究方向、基金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十二五”规划以来,中国香蕉产业呈现出整体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量呈现一定波动增长态势;在研究领域上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在香蕉病虫害、保鲜、加工方面具有显著研究成果。此外,“十二五”以来支撑香蕉产业科技项目基金渠道更多且资金量增加,香蕉领域的科研成果为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十二五”规划 香蕉产业 科研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园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植与采胶过程的机械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深入探讨天然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根据天然橡胶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机械化现状总结,包括开沟、施肥和除草等,揭示当前天然橡胶种植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入分析影响天然橡胶机械化水平的多重因素,包括种植环境与种植模式的适应性问题、农业机械自身的技术短板、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程度和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对机械化进程的影响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包括在技术层面上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橡胶生产机械的研发与推广以及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等,政策层面上要培育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天然橡胶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机械化进程。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种植机械化 农机农艺融合 社会化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多样性(轮作)下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5

摘要:本研究依托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玉米连作(单作物)、辣椒+玉米轮作(双作物)、辣椒+玉米/绿肥套种(三作物)和辣椒/玉米套种+豆角/绿肥套种(四作物)4种处理,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考察作物多样性(轮作)对研究区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作物连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的轮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持水率增加,但DOM含量降低。不同处理土壤DOM由可见光区类富里酸(Ex/Em=355 nm/432 nm,C1)、类腐植酸(Ex/Em=425 nm/471 nm,C2)和类蛋白(Ex/Em=325 nm/336 nm,C3)3种荧光组分组成,组分C1对DOM荧光组分贡献最高(47%~76%)。相比于单作物连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的轮作处理土壤DOM的C1组分相对丰度增加,而C2和C3相对丰度降低。光谱特征参数结果显示,单作物连作处理土壤DOM的芳香度(UV254、SUVA254)、腐殖化程度(HIX)及分子量(E2/E3、光谱斜率比SR)高于作物多样性轮作处理土壤。豆科作物的引入降低了三作物和四作物轮作处理土壤DOM的自生源特征。HIX与C1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96,P<0.05),表明土壤腐殖化程度主要由类富里酸物质贡献。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地区土壤农业种植模式的构建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 轮作 砖红壤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耦合芽孢杆菌对小白菜根际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生物炭基菌肥对小白菜种植土壤肥力及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培养试验,研究空白对照(CK)、无菌培养基对照(SM)、生物炭对照(BC)、特基拉芽孢杆菌菌液(BT)、生物炭耦合特基拉芽孢杆菌(BTBC)5个处理下小白菜生长指标、土壤肥力及根际细菌组成。结果表明,BTBC处理下小白菜鲜重显著高于CK、SM、BC、BT处理,增幅分别为161.7%、49.9%、10.7%和12.1%;BTBC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6.7%、10.1%、31.7%、41.4%和23.7%。BTBC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细菌群落的丰度与多样性,较BT处理更有效促进了特基拉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并提高了与土壤碳氮循环相关的黄色土壤杆菌属、出芽单胞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的丰度。因此,生物炭耦合芽孢杆菌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与根际促生细菌丰度,有更好的促生增产效果。

关键词: 小白菜 根际促生菌 炭基菌肥 固氮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