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2025

摘要: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柱花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是铁稳态调控系统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铁稳态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相关,目前有关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转录因子参与铁稳态调控系统相关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使用PCR克隆技术获得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包含一个1 512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504个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比为11.70%;系统进化树显示,CgHapX蛋白与草莓炭疽病菌(C. aenigma,C. siamense) bZIP蛋白的亲缘关系为98.74%;该蛋白含典型bZIP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27.98%、71.43%,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gHapX基因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为靶标农药的生产及高效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柱花草 CgHapX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三倍体品种的2n雌配子形成途径再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是世界上仅2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三倍体品种。前期研究认为,形成这2个三倍体品种的2n配子起源于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途径,而近期多项研究暗示该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为明确形成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形成的遗传学途径,为利用橡胶树自然2n雌配子培育多倍体新品种提供参考,使用低重组频率SSR分子标记对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云研77-4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得出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并采用亲本杂合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了2n配子传递亲本的杂合性。从10对低重组频率位点中筛选出8对在亲本间基因型为“ab×cd”“ab×cc”或“ab×ac”的位点,8个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型“aa”或“bb”,2n配子在8个位点的亲本杂合性均为0,表明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均来自母本GT1,且2n雌配子发生的遗传学途径为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非之前认为的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FDR)。

关键词: 橡胶树 2n雌配子 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 三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带状旋耕开沟机刀辊轴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刀辊作为菠萝带状开沟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和强度是影响开沟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结合菠萝种植的农艺要求和农业机械生产指标,对菠萝带状旋耕开沟机刀辊轴进行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2022进行建模。其次,刀辊工作时会受到环境和工况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通过ANSYS Workbench17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刀辊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约束状态下的前八阶刀辊频率分布及振动位移。最后,以刀辊轴最大工作转速为因素,振动频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外径为74 mm、内径为58 mm、行距为500 mm、沟宽为260 mm时,刀辊模态分析第一阶固有频率为66.778 Hz,远远大于刀辊轴实际最大工作频率16.25 Hz,确定旋耕机刀辊轴结构符合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在实际应用及生产中降低刀辊的故障发生率,对菠萝种植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菠萝 旋耕机刀辊 SolidWorks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油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中国粮油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子油是一种富含饱和脂肪酸且对健康有益的天然油脂。酶解工艺利用酶反应破坏细胞壁的特性,是一种加速提炼油脂的绿色环保型加工工艺。研究不同酶的活性对椰子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油脂的提取条件,并对其功能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其最佳酶解工艺:复合酶配比为6∶4∶6 (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其中,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0.4%、0.6%,在pH为5,酶解温度50℃,提取时间为4 h的提取条件下,椰子油提取率最佳可达85.77%。且所提取的油脂富含中链饱和脂肪酸、多酚、黄酮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经比较分析发现,酶法工艺提取的油脂在抗氧化能力检测指标整体优于索氏浸提法,且理化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

关键词: 酶解工艺 椰子油 功能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技术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优选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火龙果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消毒方法及不定芽诱导方法,为火龙果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设置近成熟茎段、幼嫩茎段、种子3种外植体类型,2%次氯酸钠和0.1%升汞单独或组合灭菌处理,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测定比较不同处理的消毒效果、发芽率、不定芽诱导率等。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中种子最容易消毒。0.1%升汞对3种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次氯酸钠。最适宜的消毒方法分别为:种子0.1%升汞浸泡3 min,近成熟茎75%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7 min+无菌水冲洗5次,幼嫩茎段75%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3 min+无菌水冲洗5次,其存活率分别为94.44%,83.3%,75.0%。近成熟茎段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5.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1 mg/L萘乙酸(NAA),诱导率77.78%;幼嫩茎段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率83.33%;最适合种子幼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吲哚乙酸(IAA)。

关键词: 火龙果 外植体 茎段 种子 消毒 不定芽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Crawford)]在中国的发现及其潜在适生区预测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报道了榴梿重要害虫——马来异裂木虱[Allocarsidara malayensis (Crawford)]在海南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克隆了其COI基因,描述了其对榴梿的危害情况,并预测了该害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25个有效分布点位和19个气候环境因素,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预测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适生区,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法进行验证,同时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马来异裂木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马来异裂木虱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州和北美洲的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贵州均存在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且海南全省及台湾部分沿海地区为高适生区。在影响马来异裂木虱潜在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中,最湿月份的降水量(Bio13)和最湿季度的降水量(Bio16)为最重要影响变量。由于马来异裂木虱的适生区与榴梿的种植区较为一致,为防止马来异裂木虱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保障我国榴梿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马来异裂木虱的监测,同时开展该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消长规律研究,研究结果为该虫经济高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榴梿 马来异裂木虱 形态特征 COI基因 MaxEnt模型 适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果实特征和种子萌发特性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粒咖啡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态指标变化情况,以22个小粒咖啡品种果实和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分析种子质量、种子吸水特性等,常规沙床催芽育苗后对幼苗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成熟的果实为深红色浆果,有外凸的果脐,果实整体呈长圆形,种子呈凸平状卵形或椭圆形,果实、种子变异系数较小。1 kg果实制成鲜豆重量为250.00~431.00 g,制成种子重量为105.88~233.41 g,鲜干比在10.59%~23.34%之间,百粒重为14.52~24.27 g,归类为大粒种子,出米率为77.09%~85.68%,种子含水量为45.34%~74.05%,种子吸水呈缓慢吸水再缓慢下降两个阶段,不同品种间种子质量指标变异较小。播种49 d种子发芽,63 d长成两叶苗,不同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具有显著差异,xys141、xys101、xys121、xys133整体发芽率、发芽势也比较高,发芽日数也较短,自身种子活力较强;不同品种的总鲜重、下胚轴鲜重、根鲜重、下胚轴长、主根长、株高等幼苗质量特征有显著差异,xys121、xys123整体幼苗质量较好。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果实特征 种子质量 种子萌发 幼苗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叶纤维机械提取研究现状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

摘要:对菠萝叶纤维提取机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介绍了菠萝叶作为潜在资源的重要性和现有种植规模,菠萝叶纤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传统手工提取菠萝叶纤维的局限性,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菠萝叶纤维提取机械的研究现状,涵盖了不同设计方案和相应性能评价。然后详细讨论了目前机械存在的问题,包括提取效率、纤维质量、自动化程度以及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包括优化刮麻装置设计、实现全面自动化提取、应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和深入研究空气动力学等领域。为菠萝叶纤维提取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 菠萝叶纤维 纤维提取机械 发展现状 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在自然界及动物胃肠道内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对畜禽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接种疫苗是防控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并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产气荚膜梭菌α、β、ε毒素蛋白作为疫苗抗原成分的应用,重点阐述在灭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纳米颗粒疫苗或佐剂和多表位疫苗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疫苗 抗原 毒素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氢醋酸钠处理对澳洲坚果果实保鲜效果及内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设定0、0.1、1 mmol/L和10 mmol/L共4种浓度的脱氢醋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SD)溶液,分析其延长澳洲坚果果实货架期的效果。结果表明,0 mmol/L SD溶液处理的澳洲坚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呈现质量下降、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明显上升的趋势,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6 d。贮藏16 d时,1 mmol/L SD溶液处理澳洲坚果果实腐败率显著下降23.34%。微生物学组学分析表明,1 mmol/L SD溶液会使澳洲坚果果实样品内生细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失去优势菌群地位,果实内生细菌群、内生真菌群拮抗关系减少,从而抑制果实腐烂。综上,1 mmol/L SD溶液可以抑制澳洲坚果果实腐烂,提升其品相并延长保存时间。

关键词: 澳洲坚果 脱氢醋酸钠 腐烂率 内生菌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