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哈斯油梨果实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油梨炭疽病病原菌并筛选合适杀菌剂,在海南省儋州收集哈斯油梨在储存期间疑似炭疽病的油梨果实,对病果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鉴定其种类,依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9种杀菌剂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与多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4个分离菌株均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对油梨果实有强致病力。供试9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油梨炭疽菌的毒力最强,平均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11 mg·L-1;其次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和多菌灵,平均EC50值为2.09~4.29 mg·L-1,即这6种杀菌剂对油梨炭疽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可作为防治油梨炭疽病的候选药剂。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油梨果实炭疽病的管理及防治策略的制订。

关键词: 油梨 采后病害 炭疽病 病菌鉴定 杀菌剂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种。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是否官方管制、随胡椒种苗携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14种,包括真菌5种,细菌2种,线虫2种,昆虫5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对这14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极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高风险有害生物9种、中风险有害生物1种。最终确定有害红皮孔菌(Pyrrhoderma noxium)等14种有害生物为输华胡椒种苗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 胡椒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豆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国内外的75份蝴蝶豆资源进行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并采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41229005蝴蝶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CIAT5627蝴蝶豆、181224030距瓣豆、041130026蝴蝶豆及060301009蝴蝶豆,以上5个品系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蝴蝶豆育种和推广中较为优良的遗传材料。

关键词: 蝴蝶豆 营养价值评价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用酵素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百香果生长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以百香果果皮、百香果秸秆、圣女果秸秆、玉米秸秆4种单一底物酵素为处理,以单施化肥和单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百香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和清水处理相比,农用酵素在减缓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方面效果显著,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方面与化肥处理效果相近,其中以百香果果皮酵素和百香果秸秆酵素+百香果果皮酵素的效果较佳;农用酵素有助于提高百香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果实可食率、固酸比;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得出,各酵素处理和化肥、清水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百香果果皮酵素>百香果秸秆酵素>化肥>圣女果秸秆酵素>百香果秸秆酵素+百香果果皮酵素>玉米秸秆酵素>清水;酵素电导率与果实固酸比,酵素总酸含量与果皮厚度,酵素有机质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固酸比,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用酵素部分代替化肥是可行的,百香果果皮酵素在减缓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百香果生长的作用上效果最佳。

关键词: 酵素 底物 土壤 百香果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nVEST模型的海口市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海口市生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综合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生境质量变化率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剖析海口市生境退化度和生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00—2020年,林地是海口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各期面积占比为47.22%、55.03%、48.75%,其次是耕地;研究期内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增量为230.37 km2,主要由林地、耕地和草地转变而来。(2)2000—2010年,海口市生境退化度变化率为-1.77%,2010年后生境退化明显,生境退化度变化率为12.20%;研究期内海口市生境退化等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建城区为中心,圈层递减的分布格局。(3)海口市生境质量总体较好,生境质量等级为优的面积占比各期均在50.00%左右,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5.33%上升到2020年的16.83%;生境质量等级在海口市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变化较大,转换频繁;研究期内海口市生境质量指数先上升后降低,整体由0.688 0下降至0.658 8。【结论】2000—2020年海口市生境质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与城市建设强度密切相关。海口市应保持生态优先,注重主城区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加强主城区外围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综合治理。图5表7参25

关键词: 海口市 土地利用 生境退化度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狗尾草生物量增大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及氮素代谢相关基因挖掘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量大小是植物进化适应和产量的关键因素,获得高产作物品种一直是作物育种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在对狗尾草ME34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1株生物量变大的突变体植株Mu,其性状可以稳定遗传给下一代。通过对狗尾草表型观察和幼苗、成苗的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发现狗尾草突变体幼苗的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及成苗的株高均显著高于狗尾草野生型植株,狗尾草突变体成苗的穗长和种子长度也显著长于狗尾草野生型植株,且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对ME34和Mu的叶和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部分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氮素代谢和调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占差异基因总数的20%左右。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同样发现,生物量大小与氮素的代谢、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DEGseq方法分析差异基因的变化,获得了参与氮素吸收、运输、同化和再利用的相关基因,如硝酸盐转运蛋白NRT、铵转运蛋白AMT、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合成酶GOGAT、NLP家族转录因子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本研究为谷子等作物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分子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 狗尾草 生物量 转录组测序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中国热带农业 2025

摘要:为探明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并为杧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71个有代表性的果园土样进行采集,分析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0~20cm土层中土壤pH值平均为5.76,63.38%的杧果园土壤pH值处于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范围内,36.62%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20~40cm土层中最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的土壤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53.53%,46.48%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4.15g/kg,有59.28%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0.70g/kg,有78.87%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铜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钙成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海南杧果主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海南 杧果主产区 土壤pH值 有机质 分布特征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图推理嵌入动态自注意力网络的文档级关系抽取

智能系统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档级关系抽取是指从文档中抽取所有具有语义关系的实体对并判断其关系类别,与句子级关系抽取不同,这里实体关系的确定需要根据文档中多个句子推理得到。现有方法主要采用自注意力进行文档级关系抽取,但是运用自注意力进行文档级关系抽取需要面临两个技术挑战:即长文本语义编码存在的高计算复杂度和关系预测需要的复杂推理建模,故提出一种图推理嵌入动态自注意力网络(graph reasoning embedded dynamic self-attention network, GSAN)模型。该模型借助门限词选择机制动态选择重要词计算自注意力实现对长文本语义依赖的高效建模,同时考虑以选择词为全局语义背景与实体候选、文档节点一起构建文档图,将文档图的图推理聚合信息嵌入到动态自注意力模块中,实现模型对复杂推理建模的能力。在公开的文档级关系数据集CDR和DocRE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较其他基线模型有显著提升。

关键词: 文档级关系抽取 图推理 动态自注意力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门限词选择机制 文档图 图注意力网络 关键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角蛋白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生物化工 2025

摘要:角蛋白是难降解的纤维蛋白,是自然界中三大最常见的聚合物之一,丰度仅次于甲壳素和纤维素。角质废料的生物水解是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生物法凭借其环境友好、低成本、高降解效率等优势成为最具潜力的角蛋白高值化利用方式。本文通过对角蛋白酶的种类、理化性质、异源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系统梳理,详细介绍了其在饲料、生物肥料、食品、制革和医药美容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为角蛋白酶降解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角蛋白 生物酶解 降解机制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茉莉酸甲酯复合肉桂酸钾处理对芒果采后抗病性及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25

摘要: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复合肉桂酸钾(PC)处理对芒果果实采后抗病性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贵妃’芒果果实为试材,采用10μmol/L的MeJA复合PC(25、50、100 mmol/L)溶液浸泡芒果10 min,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各处理组随机选取部分果实接种炭疽菌,处理后的果实在室温(25±1)℃下贮藏12 d,并定期(每3 d)测定接种炭疽菌果实的病斑直径和未接菌果实的病情指数、果皮防御相关酶活性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VC、有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MeJA复合PC处理显著降低了芒果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其中10μmol/L MeJA复合50 mmol/L PC处理效果最好,在12 d时,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43.56%和52.94%,并且该复合处理显著提高了接菌芒果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β-1,3-葡聚糖酶(GLU)4种与抗病性相关防御酶的活性,其中在9 d时,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9.22%、31.35%、57.28%和13.72%。另外,该复合处理也有效提高了芒果常温贮藏后期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VC、柠檬酸、莽草酸和奎宁酸的降解,并提高了苹果酸含量,从而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品质。因此,MeJA复合PC处理可有效提高芒果采后抗病性,并保持果实品质。研究结果可为芒果采后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芒果 茉莉酸甲酯 肉桂酸钾 抗病性 采后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