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退役铀矿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退役铀矿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放射性及其伴生污染之间的关系,文章测定了退役铀矿区7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砷、铅、镉、锌、铀的含量都高于当地背景值。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前10的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未知细菌门、泉古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未知古菌门,相对丰度80.9%~89.0%;真菌组成前10的门是被孢霉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毛霉门、壶菌门、球霉门、罗兹菌门、芽枝霉门、油壶菌门、单毛壶菌门,相对丰度82.4%~96.5%;其中有大量与重金属抗性及植物促生有关的微生物类群,不同植物根际土中有特定微生物属的富集。RDA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铬、砷和铅。矿区优势植物的生长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并与根际微生物形成了特有的共生体以适应污染。该研究表明,污染区优势植物及其招募的微生物组成的共生体在未来生物修复中具有应用潜力,为后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材料的筛选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蛋麦品种间干物质分配、籽粒灌浆特性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包蛋麦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方法]田间采用包蛋种植方式比较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性品种包蛋以新冬41号产量较高,为7812.3 kg/hm2,春性品种包蛋以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935.6 kg/hm2.冬性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在14727.8~16983.26 kg/hm2,春性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在13588.6~17634.7 kg/hm2,冬性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值(16140.9 kg/hm2)比春性品种(15804.1 kg/hm2)高2.09%,但冬、春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冬性小麦品种花后同化物向籽粒分配量平均值、分配率平均值、对粒重贡献率平均值依次为4508.46 kg/hm2、57.13%、78.78%,与春性小麦品种(依次为4324.77 kg/hm2、56.36%、77.71%)均差异不明显.春性小麦品种包蛋快速增长持续时间的平均值(16.25 d)、最大灌浆速率的平均值(2.23 g/d)、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1.12 g/d),冬性小麦品种包蛋依次为15.70 d、2.22 g/d、1.09 g/d,冬、春性小麦品种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新春6号、新冬41号是适合新疆北疆小麦包蛋种植方式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蕾期不同低温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响应规律,筛选蕾期棉花耐冷性相关的光合指标,为耐冷资源鉴定、耐冷棉花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材料蕾期设3个低温梯度:T1(20/15℃,昼/夜)、T2(15/10℃)、T3(10/5℃)和对CK(28/20℃)处理.[结果]蕾期棉花在各低温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明显下降,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随着胁迫强度的提升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先降后升;水分利用率(WUE)先升后降.[结论]可根据蕾期棉花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来判断其受到的低温胁迫程度.T1胁迫下蕾期棉花光合速率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导致;T2胁迫下蕾期棉花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先为气孔因素后转为非气孔因素;T3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限制蕾期棉花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低温胁迫对蕾期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抑制的作用.胁迫强度越大,对蕾期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低温处理的时间持续越长,对蕾期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制干兼用枣新品种-赛蜜酥1号
《中国果业信息 》 2022
摘要:<正>“赛蜜酥1号”为早熟、高糖、鲜食制干兼用枣品种。2020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1.11,果皮鲜红色,果面光滑,鲜果皮薄肉厚,酥脆多汁,可食率96.5%,平均单果重9.6 g,可溶性糖含量298.81 mg/g,总酸含量0.27%,维生素C含量205.0 mg/100 g,类黄酮含量1.97 mg/g;出干率48.9%,干枣平均重4.7 g,肉质松软、细腻甘甜,可溶性糖含量806.86 mg/g,总酸含量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大麦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为新疆大麦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7份国内外大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结果]6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8~0.65,平均值为0.41,穗姿和株型多样性较丰富;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37~2.04,变异系数差为4.07%~24.69%,平均值为1.89,表型多样性丰富;8个质量性状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前3个特征值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351%.[结论]157份材料分成4大类群,第Ⅰ类为高千粒重型资源,第Ⅱ类为矮杆大粒型资源,第Ⅲ类高秆多穗长穗型资源,第Ⅳ类表现为少穗多粒型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陆地棉纤维发育重要阶段形态学差异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纤维发育形态学变化,比较棉纤维发育重要阶段的形态学差异.[方法]以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新陆中38号以及15-1242为材料,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1 d的胚珠、发育21和28 d的纤维以及成熟纤维.[结果]随着开花时间的增加,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数量或伸长数量逐渐增加,开花当天的突起数量在5900~7800个/mm2,且中部棉铃的突起数量最多,在7000个/mm2以上,开花后1 d的伸长数量在3000~6400个/mm2,中部棉铃的伸长数量最多,在5000个/mm2以上;发育21和28 d的纤维表现为生育期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的品种早进入纤维加厚期,且生育期越短,在同一发育时期纤维的扭曲程度越大,不同开花期进入加厚期的快慢表现为7月14日开花的纤维最早,7月21日开花的纤维最晚;成熟纤维的中段纤维的扭曲和纵纹在不同开花期均有差异,新陆中70号的扭曲和纵深程度表现最明显,新陆中38号最不明显.[结论]生育期短的棉花品种纤维发育进程快,不同开花期纤维发育进程表现为中部棉铃纤维发育快于下部和上部,结合成熟纤维的扭曲和纵深程度来看,不同品种和开花期纤维形态学上发育的快慢差异可能是纤维品质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陆地棉;纤维发育;电镜观察;形态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运用QTL分析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挖掘影响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厚皮甜瓜甜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高糖材料VZX(V醉仙)为母本和低糖材料HP(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果实赤道位置心部果肉蔗糖含量,从F2群体中挑选蔗糖含量极端高和极端低的单株各20个,分别构建高蔗糖池和低蔗糖池,对双亲及混合池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约20 x覆盖深度),定位蔗糖性状的关联区间,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候选基因.[结果]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在F2群体中基本呈正态分布,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对双亲及混池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有效数据32.62 G,Q20在95%以上,平均覆盖深度为17.76,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总reads数目比例在98.72%~99.02%,测序数据质量高,参考基因组选择合理有效;在8号染色体定位到1个3.29 Mb的区间,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在初定位区间内获得1个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生化过程的候选基因EVM0000647,在高糖和低糖亲本间编码区无非同义突变,但启动子区域具有大量差异位点,且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极端混池测序(BSA)方法,在8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影响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的QTL,大小为3.29 Mb,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其中候选基因EVM0000647,通过差异表达负调控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的积累.
关键词: 厚皮甜瓜 蔗糖 QTL 候选基因 遗传改良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基生物肥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农村科技 》 2022
摘要:为了减少葡萄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葡萄产量,试验采用碳基生物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方式,分析二者不同配比对土壤物理性状、葡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碳基肥料,减施化肥,能够使土壤的酸碱度和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加;对葡萄的茎粗和叶面积的增加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合理配施碳基肥料能显著增加葡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改善葡萄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