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与进展
《农业与技术 》 2006
摘要:近二十年来,黑龙江大豆诱变育种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辐射诱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辐射干种子与活体植株相结合、航天搭载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推广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高产、抗病、高蛋白、高脂肪大豆新品种22个,累计推广面积1425.4万hm2,7个新品种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选育出一批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等优良性状的突变材料,为大豆品质育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辐射诱变技术是大豆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壮秧剂在辽宁的应用效果
《垦殖与稻作 》 2006
摘要:介绍了“葵花”牌苗福水稻壮秧营养剂在辽宁省10个市30个试验点的试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壮秧剂能促进秧苗生长,使秧苗矮壮、多分蘖、早抽穗、早成熟,并有较强的防病能力,使水稻增产、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关系
《中国马铃薯 》 2006
摘要: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设计方法,以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施肥水平为决策变量,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马铃薯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建立的产量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与解析。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产量作用依次为N>K>P。氮、磷之间对产量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且水平较低时(X1,X2≤1)为正效应,当二者的施量都超过适宜范围后(X1,X2>1),则呈负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667m2产量高于2000kg的优良农艺组合方案40套,其95%置信区域是:每667m2施尿素21.10~24.86kg,磷酸二铵11.30~14.74kg,硫酸钾14.05~18.06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为:尿素22.98kg,磷酸二铵13.02kg,硫酸钾16.05kg,N∶P∶K的比例为2.16∶1∶1.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