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铃虫多代连续取食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演变
《中国生物防治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 999年 ,用含 45 % Bt+ CPT1双抗基因棉半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 5 .5天 ,连续 1 6代汰选。结果 :幼虫校正死亡率由 79.1 8%下降到 49.36 % ;其体长达取食 45 %泗棉 3号半人工饲料幼虫平均体长 ,由第一代的 0上升到第 1 6代的 2 3.32 % ;幼虫体长、体重增长速率由第一代负增长分别上升为 5 5 .2 9%和 36 6 .6 7%。表明棉铃虫幼虫经取食转基因抗虫棉连续1 6代 ,其中肠对抗虫棉已产生一定的亲和性及适宜性 ,进入早期抗性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的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猪链球菌 2型的mrp基因自行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885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的PCR方法。用XbaⅠ内切酶进行酶切 ,获得了与预期一致的 5 78bp和 30 7bp的 2个片段。并进行了PCR的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猪肺炎支原体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检测的敏感度可达 10 0个细菌。另外 ,对 9株从病猪体内分离的猪链球菌 2型菌株进行了检测 ,8株呈阳性 ;对 15份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物的检测结果是 1份为阳性。结果表明此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 ,可作为MRP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棉花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专用缓释包裹复合肥具有养分全、配比合理 ,并能够根据棉花生长期间的需肥规律同步释放等优点 ,每公顷用 2 1 0 0 kg作基肥一次施用 ,或公顷用 1 5 0 0 kg基施 ,后期结合棉花长势采取根外追肥一到两次 ,即可满足棉花一生的养分需求 ,在节省施肥用工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英文)
《植物学报 》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转PEPC、PPDK、NADP_ME、PEPC +PPDK 双基因水稻 (OryzasativaL .)及原种为材料 ,以光合酶活性、饱和光合速率及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为指标 ,研究了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如下 :转PEPC基因水稻PEPC活性比原种提高 2 0倍 ;饱和光合速率比原种高 5 5 % ;用高光强或人工光氧化剂甲基紫精 (MV)处理后 ,与原种相比 ,转PEPC基因水稻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 ,证明其耐光抑制、耐光氧化能力增强 ,测定其光合日变化看出 :在 1d中不同时间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均高于原种 ,且与PEPC活性的日变化有相似的趋势。上述结果为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机制和育种研究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光抑制 光氧化 光合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