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系的室内和田间抗虫性鉴定与综合评估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室内 2~ 3片真叶期棉苗、6~ 7片真叶期棉叶接幼虫与田间蕾期罩笼接蛾试验 ,对18个棉花新品系进行室内与田间抗棉铃虫水平的综合鉴定评估。根据室内幼虫死亡率、叶片受害程度与田间幼虫减少率、蕾害减少率及存活幼虫发育进度的试验结果 ,GK14、GK2 2、10 9、15 4等品系达高抗 ,苏抗 10 3和 972等品系接近高抗 ,南抗 7号、新洋 82 2、YH- 1、JK19、690等品系为中抗 ,其余供试品系则不具抗虫性。

关键词: 棉花 品种抗性 棉铃虫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灰性土壤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效果

土壤通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 ,研究石灰性土壤上几种磷矿粉对油菜的肥效 .结果表明 ,几种磷矿粉对油菜的增产效果都很显著 ,油菜对磷矿粉利用能力强和土壤供磷水平低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磷矿粉的相对肥效以摩洛哥最高 ,次为荆襄 ,再次为开阳 ,锦屏最差 .肥效高低与磷矿粉中枸溶性磷的含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磷矿粉 石灰性土壤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氏囊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法氏囊活性肽(囊素)是目前法氏囊组织提取物中唯一一种化学组成已被确定的活性因子,近十年来,对囊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囊素的生物学活性、 组织定位、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囊素 生物学活性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D18在棉花黄萎病重病区的引进和利用

植物保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 2 0 0 0年在江苏棉花黄萎病重病区 ,对棉花抗黄萎病抗源品种BD18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1999年在重病区BD18防病效果达到 72 5 8%以上 ,产量较对照苏棉 8号提高了 1 2 1倍。 2 0 0 0年试验表明 ,BD18在不同茬口间发病率在 6月份表现为 :蚕豆茬棉田 >马铃薯棉田 >油菜茬棉田 ,但后期趋于一致。不同茬口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以蚕豆茬棉田BD18后劲更足 ,增产效果最高。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品种BD18 防病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维管束系统病害。而今 ,国内外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以及抗病育种方面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除了客观上缺乏免疫抗源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关黄萎病菌致病机理的基础研究尚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对黄萎病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可供从事棉花黄萎病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致病性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对茄子、黄瓜抗连作障碍和增强土壤生物活性的效果

土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EM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对茄子和黄瓜的连作病害、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EM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 ,减少农药的使用 ;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 ,提高养分有效性 ;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关键词: EM 土壤 连作障碍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毛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毛滴虫病 诊断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棉花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 ,论证了栽培技术促进棉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棉花栽培研究的发展思路 ,即栽培研究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高产型向高效型转变 ,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复杂型向简化型转变。实现棉花生产高产、高效、优质、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棉花 高产 栽培技术 对策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化螟种群的内稳定性及其生态机制

昆虫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三化螟世代转换及其与水稻生长发育进程的相互作用体系 ,分析了三化螟种群的内稳定性及其生态机制。结果表明 ,在各类稻作区 ,不同年份之间 ,历代成虫数量发生型显著不同 ,但其发生期具有共同的特征 :2代蛾的发生期 (≥ 2 7天 )比 1代蛾大幅度扩展 ,且相对稳定。发蛾期扩展的机制在于 :同期初孵幼虫在寄主水稻中异步化发育 ,极端发育进度相差达 3龄期 ;在 9 92、镇稻 2号等 10个不同品系的寄主水稻中 ,异步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异步化发育 ,三化螟种群的时间生态位增加 2 2 0 %~ 75 0 % ,二维生态位扩展 15 1%~ 59 3% ,并使同一种群中极端早发类与迟发类的后代可交配 ,以此保持种群遗传性的相对稳定。针对三化螟种群内稳定性形成的机制与条件 ,提出了种群的数量与结构控制相结合的系统控害策略与技术

关键词: 三化螟 种群 内稳定性 异步化发育 系统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狼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提供“九五”国家种质资源库的 4 6份美洲狼尾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初步明确了不同资源材料的育种利用方式 ,为美洲狼尾草育种组合配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关键词: 美洲狼尾草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