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硬粒温光敏核不育小麦DT94-1的发现及育性转换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在低温短光照条件下 ,筛选发现了硬粒温光敏显性核不育小麦DT94 - 1。研究证实该材料雌雄蕊生物学下限光日照为 6h ,温度为 8℃ ;雄蕊育性临界转换光日照为 8h ,温度为 14℃ ;雄蕊育性完全恢复的生物学上限光日照为 12h ,温度为 16℃。最理想的雄性不育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为药隔期 13~ 12℃连续 3d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鸡粪作饲料好处多
《中国农村科技 》 2001
摘要:(一)厌氧法变鸡粪为生物性饲料 将鸡舍内的鸡粪除去杂物后,按35%的鸡粪、40%的草秸粉、15%的糠麸、10%的玉米面接种有活性纤维素分解菌群的调制液充分拌匀,使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0%左右(用手捏见水珠而不滴水,手松即散为宜)。然后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砖砌水泥池内(亦可用缸或桶),层层压实,装满封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技术在山西农业上的应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1
摘要:以网络数据库、蔬菜施肥、作物栽培、农业环保、稀土化学等应用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山西农业上的应用以及研究开发的路线方法 ,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共建模式 ,其要点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 ,选择适合农业领域的开发工具和平台 ,根据农业特点进行知识的收集、整理及其内涵的深入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中部地区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山西省中部地区光热资源种植小麦、玉米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现状 ,开展了小麦 -玉米一年两熟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选用太原 61 0、长 5 0 2 2、京核941 0、京核 931等早熟、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和太特早 3号、太特早 4号特早熟以及晋单 32号、晋单 2 2号等中熟玉米品种 ,配之以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技术 ,可以实现小麦 -玉米一年两熟 ,并获得"亩产吨粮"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绿化荒山实验研究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1
摘要:为了研究地锦绿化荒山、黄土冲沟的作用 ,在河北唐县片麻岩荒山和满城县的黄土冲沟进行了种植实验。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 ,地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种植于片麻岩荒山和黄土冲沟的地锦均可保证很高的成活率 ,春季种植成活率高于秋季 ,阴坡高于阳坡。所种地锦生长较快 ,地面覆被度较高且不被绵羊、山羊等草食家畜啃食。因此 ,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和生态条件 ,地锦可做为绿化荒山和黄土冲沟的先锋植物。本文还就种植地锦的策略以及地锦的经济、生态价值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