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棉花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方差分析 ,表明产量性状显性方差占表现型变异比率最高 ,单株铃数显性×环境方差占 62 .4% ,达极显著水平。纤维品质性状中 ,2 .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分别以显性方差、加性方差和加×加上位性方差为主。产量性状普通狭义遗传率、普通广义遗传率最高的均是衣分 ,最低的都是单株铃数。互作狭义遗传率最高的也是衣分 ,为 1 1 .4% ,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互作广义遗传率较高 ,都在 68%以上。 2 .5%跨长的普通狭义遗传率最低 ,仅为4.2 % ,比强度普通狭义遗传率高达 55.5%。同时还计算了各对性状基因型相关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用于两段膜春玉米同钵种植的春毛豆品种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台湾毛豆 2 92、苏早 1号、大粒王、合丰 2 5和宁蔬 6 0等 5个春毛豆品种 ,在与春玉米同钵苗两段膜种植新型方式下的生育进程、植株特点和经济性状 ,比较了不同毛豆品种对同钵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玉豆两作物的综合产出效益。结果表明 ,除苏早 1号迟熟 ,对玉米有明显影响外 ,另 4个品种均表现为矮秆、早熟的特征 ,对玉米的影响较小 ,为适宜品种 ,其玉米产量为4 2 1 7~ 4 4 7 4kg/亩、豆荚产量 94 5~ 138 2kg/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棉花叶片内源激素与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关系及其对棉铃增重机理的研究
《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肥控结合对高产棉叶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其棉株的生理生化代谢研究表明 :肥料和缩节安 ( DPC)化控配合能促进结铃期棉叶中 IAA、GA3和 ZR含量的提高 ,降低 ABA的含量 ,从而诱导根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棉叶 Ru BPase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 ,有利于光合增强和光合产物输出 ,促进棉株各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 ,特别是棉铃对氮、磷、钾的吸收显著增加 ;叶片 14 C光合产物输出增加 ,向棉铃中养分输入增多 ,从而促进铃重的提高和产量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黄潮土长期轮作的磷肥合理施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淮北黄潮土 1 8年的肥料定位试验结果为依据 ,在研究长期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与作物产量、磷肥迭加效应、有机肥配合、土壤的磷素平衡以及速效磷变化趋势等关系的基础上 ,对磷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合理施用 (分配 )进行了论述 ;并通过对磷肥的肥效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提出淮北黄潮土小麦不需施用磷肥而能获得最高产量的 99%的土壤速效磷最低界限值 K。应用磷肥指数法 ,即可根据土壤速效磷的测定值 ,计算出磷肥的建议施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