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利用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利用综合性状好的 6个品种 (系 )为材料进行双列杂交 ,对 6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①小麦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穗粒数和百粒重 ,辅之以较高的成穗率 ,临汾麦区最佳强优势组配模式是重穗型 (均衡型 )×多穗型 ;②大部分组合正反交杂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但有个别组合正反交的优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③同一亲本与不同亲本杂交 ,其杂种优势也有差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评选出优势较强的 5个组合 :即晋麦 65号×晋麦 61号 ,临远 315 8×晋麦 61号 ,邯 4 5 89×晋麦 60号 ,晋麦 60号×晋麦 65号 ,邯 4 5 89×晋麦 5 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产量构成、纤维品质及其系谱分析
《棉花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0年来我国自育的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20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单产呈递增趋势,90年代棉花品种比50年代品种皮棉增产17.73%,平均每年增产皮棉3.384kg·hm-2,产量增加主要是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增加所致,衣分呈递增趋势,年均递增0.1002个百分点;单株结铃数增加1.6个。新品种的子指变小,衣指变大;棉花衣分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003**),衣分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 P3y=0.5810),单株铃数次之(P1y=0.2858),铃重最低(P2y=0.1326)。棉花纤维品质逐步得到改良,绒长变长,纤维强度变大;棉花遗传基础狭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三种粒重性状的遗传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 2001
摘要:采用 Griffing 方法Ⅰ,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三个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粒重性状的遗传同时受基因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千粒重、株粒重、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63%和45%,前两个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后一性状基因加性、显性效应相当;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怎么办?
《山西农业 》 2001
摘要:养猪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母猪饲养上出现母猪不发情或者屡配不孕,母猪的利用率下降,每年饲养着许多不能发挥作用的母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造成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 后备母猪中,出现同栏同舍几头母猪全部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瘿绵蚜科三新属记述及其与近似属的比较(同翅目:蚜总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摘要:寄生在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而过去有关蚜虫种类报道多集中在乔木、灌木和作物上。近年来 ,对寄生在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种类进行了广泛调查与研究 ,共采集植物标本 2 38种 ,蚜虫 2 61号 ,经室内显微镜鉴定 ,已定名的有 3科 33属、 5 7种。本文就发现的三个新属作详细描述 ,并与近似属进行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