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
《作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种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9个恢复系按P×Q交配设计分别配制不育系杂种 和保持系杂种,接种白叶枯病(Xoo)“强”致病力菌系ZHE-173和“弱”致病力菌系KS-6-6,研究杂交稻 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不育系或保持系、恢复系以及不育系或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 互作对不育系杂种或保持系杂种抗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不育系杂种或保持系杂种与其不 育系、保持系及中亲值的抗性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杂交稻抗性相对优势受亲本配组类 型影响,存在正、负向部分显性和正、负向超显性,但以正向部分显性为主;(4)杂交稻抗性由核基因 控制而与胞质基因无关。说明提高杂交稻抗性水平和抗性持久性的关键是向“三系”同步转移抗性强、 抗谱广、配组表现稳定的显性或隐性主效抗病基因以及累加微效抗病基因。


小麦品种温度互作中抗条锈微效基因的表达
《植物保护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初步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表达机制 ,结果分析表明 :品种间、温度间及品种×温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进一步证明京核 1号小麦温敏微效基因的存在。在高温潜育发病条件下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的表达。接种前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接种后高温处理 1~ 2d ,在常温下潜育发病 ,对温敏基因抗性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接种后在常温下处理 1~ 2d ,再于高温下潜育发病 ,更有利于微效基因抗性表达
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 ,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 ,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优质大粒葡萄新品种‘峰后’
《园艺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巨峰’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新品种‘峰后’ ,平均单粒质量 12 .78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7.87% ,酸含量 0 .57% ,口感甜 ,脆 ;果面鲜紫红色 ,果肉硬度 0 .5kg/mm2 ;生长势强 ,抗病力强。


黄瓜授粉后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 (CucumissativusL .)栽培品种津研四号为受体 ,以质粒 pBI12 1为供体进行授粉后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研究 ,建立起高效的黄瓜子房注射转化系统 ,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植株。试验表明 ,子房注射法的坐果率和结种率最低 ,但其转化率最高 ;黄瓜授粉后 12h注入外源基因的转化率最高 ;外源DNA溶液的浓度、pH值及DNA溶液注射体积是影响黄瓜坐果结实及基因转化率的重要因素。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及Southernblot印迹杂交表明 ,标记基因NPTⅡ和GUS基因均转化到黄瓜植株中


新型营养保健特菜──根芹
《蔬菜 》 2000
摘要:根芹(Apium graveolens varRapaceum),顾名思义,根用的芹菜。英文名为root celery,别名根洋芹、球根塘蒿等,为伞形花科芹属中的一个变种,能形成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原产地中海沿岸的沼泽盐渍土地,由叶芹演变而来。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我国近年来引进,仅有少量种植。 一、特征特性 根芹主要以脆嫩的肉质根和叶柄供食,可凉拌、炒食、或煮食,亦可榨汁药用,具有降压、镇静、利尿、促进食欲等保健功效。与叶芹菜相比,它具有较淡的芹菜香味,但粗纤维含量远低于叶芹菜,尤适老年人食用,营养价值也较叶芹菜高,每100g食用部分含蛋白质 1.5g、脂肪0.3g、糖类3.5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06mg、维生素C8mg、钙43mg、磷115mg、铁0.7mg。 根芹地上部分类似芹菜,地下肉质根黄褐色圆球形,膨大部分主要为短缩茎、下胚轴和真根上部组成。在解剖学上肉质根属胡萝卜类型,它的次生初皮部特别厚,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细胞,为主要食用部分。根芹的花序为复个形,花小,白色,异花授粉,但自交也能结实;果实为双悬果,有2个心皮,其内各含1粒种子,种皮呈褐色,粒小,有香味,千粒重约0.4g,种子寿命为3年。 根芹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在低温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快。在地温20℃时生长量最大,不耐炎热气候。在炎热条件下,肉质根易发生褐变和腐烂。 二.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在夏季冷凉地区可春秋2季栽培。在2~3月于大棚等保护地育苗,5月份定植,8月中下旬采收;或于5月份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10月份采收。或6月下旬育苗,9月初定植于大棚,11月采收。因肉质根适宜在冷凉的环境中膨大,生长过程中,在气温由高到低的条件下,易获得高产。夏季炎热地区,只适秋季栽培。 2.育苗 目前土法育苗、穴盘育苗均可,笔者认为土法育苗较易获得壮苗。由于根芹多以双悬果为播种材料,果皮厚而坚,并有油腺,不易吸水,发芽慢而不整齐。因而,发芽一关至为重要。必须浸种,并在浸种时揉搓。浸种温度20~30℃,时间8~10h即可,洗净种子,把水沥干,与细干土拌匀,撒播于苗床上。苗床可用平畦或小高畦,床土应整碎耙平,施足发酵底肥,浇足底水。撒播的种子尽量稀播。可省去分苗这一环节,减少对根系的损伤。之后用沟灌浇小水,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0~25℃。待种子萌芽,覆土或药土(苗期易得摔倒病),厚度0.5cm,不要浇水,以防土壤板结,种子靠苗床底水发育。待芽顶出土,再浇水,以小水勤灌为原则,保持土壤湿润。苗龄天数一般为70~90天。具体视育苗条件和苗长势而定。 3.定植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定植前清洁田园,深翻土壤,施足基肥,浇足底水。根芹的定植密度一般为每 667m27000株左右。由于根芹根系受伤后不易恢复,定植时应小心挖苗,防止伤根,并尽量带土块移植,以利根系恢复和幼苗成活。 犁.日用江汉与一般的根菜类相同,幼苗期浇水以“少浇勤浇”为原则叶部生长旺期“地不干不浇,地发白才浇”;肉质根生长旺期应均匀供水,适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促肉质根迅速膨大;肉质根生长后期,仍应适当浇水,防止空心。整个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以利通风透光。 5.来收与~此一般在肉质根充分膨大后采收。过早,产量低;过迟,容易空心或在贮藏中形成空心。在0-SC下贮藏,可达2个月之久。 三、经济效益分析 根芹667m‘用种量为15-209,价钱不足百元。而种植根芹667m。产量可达2000kg以上,由于我国目前种植量较少,现属稀特蔬菜,价格偏高,667m’产值在12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颇丰。新型营养保健特菜──根芹@韩向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