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场地土壤污染监测点空间优化布设方法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空间采样是场地土壤污染监测的重要途径,其中监测点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以首钢园区污染场地为例,构建一种监测点空间优化布设方法——分层均匀采样法,该方法先基于场地污染风险层划分规则将空间分层基本单元进行等级划分以实现空间分层;再计算场地总体及各层监测点数,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以平均最短距离最小化准则为目标函数实现监测点优化布设.将分层均匀采样法与其他几种采样布设方法进行对比,用总体代表性指数(OR)和偏离指数(DI)共同定量评估不同监测点布设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分层均匀采样法的OR(1.000)高于简单随机采样法(0.839±0.114)、空间均匀采样法(0.870)和分层随机采样法(0.908±0.053);其DI(0.447)小于简单随机采样法(0.763±0.308)和分层随机采样法(0.743±0.058),表明该方法布设的监测点均匀性和代表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作为辅助技术支撑场地土壤污染监测管理与修复治理.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之百蔬园园艺模式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首次以蔬菜独立成园,设立百蔬园,构建集观赏性、科技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蔬菜园艺展园,以此为平台展示现代都市农业,对百余种蔬菜品种、蔬菜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品牌等进行宣传,推进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百蔬园园艺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园艺模式;蔬菜产业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塑料污染一直是环境治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其含量多且降解能力弱.微塑料是塑料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小颗粒.微塑料作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污染物,由于其颗粒小而不易被发现,严重威胁着自然生物群落和人类公共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当前对于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生生态系统上,而对于陆地生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该综述主要对微塑料的陆地危害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究了在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所引发的问题及危害,以及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研究展开分析,对未来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生物降解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航空精准施药航线实时导引系统研发与设计
《农机质量与监督 》 2022
摘要:<正>农业航空施药是结合航空应用技术的新型农业施技术。相比传统人工施药和地面机械施药来说,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防治效果好,广泛适用于高秆农作物作业,尤其在水田、丘陵山地、盆地、洼地、滩涂、沼泽等地块适用性更强。为保证航空施药作业质量,必须具备低空或超低空作业能力,且作业高度距离冠层不超过10米,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数据显示,有人驾驶飞机在施药作业过程中,发生剐蹭、


东方狼尾草新品种'雪绒'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雪绒’是从东方狼尾草无性苗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株高105~120 cm,冠幅75~100 cm,花序开展而粗壮,初花时花序初呈淡粉色,后逐渐转变为白色。绿期长,观赏性好。耐旱性强,适宜在北京及相近适生区域的城市、城郊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幼苗对干旱-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森林与环境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北京地区典型绿化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与环境适应性机制。通过监测、调控盆栽土壤体积含水量,模拟生长季初期干旱及旱后复水事件,结果发现:土壤逐渐干旱过程中,刺槐盆栽幼苗光合参数均显著低于水分充足条件的刺槐幼苗(对照组,CK)(P<0.05),其中干旱处理下刺槐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较CK降幅90%以上,而油松幼苗各光合参数无显著变化。在干旱过程中,刺槐幼苗光合能力受气孔与非气孔限制影响,而油松幼苗则主要受气孔限制作用。经历旱后复水,刺槐幼苗Pn恢复至CK水平的时间(第9天)晚于油松(第6天)。两树种幼苗光合参数均出现复水超补偿效应。两种幼苗光合生理参数对干旱持续时间(Dn)及复水持续时间(Wn)响应程度有所不同。刺槐幼苗Pn、Gs和Tr随Dn增加逐渐减小(P<0.05),其Wn与Gs和Tr(P<0.05)呈显著正相关;油松幼苗经历干旱、复水的持续时间与其光合参数无显著相关。不同树种幼苗光合生理参数与其干旱-复水特定时段内的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P<0.05)。刺槐和油松幼苗采用不同的水分利用效率(Ewu)策略应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剧烈变化。干旱前、中期刺槐幼苗Ewu升幅(51.5%)小于油松幼苗(70.2%),而刺槐Ewu复水后出现超补偿效应的速度(第6天)快于油松(第14天)。


不同有机肥料同一施氮水平对设施土壤的改良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施蔬菜小区试验,以羊粪有机肥、鸡粪有机肥和金针菇渣有机肥为研究对象,比较上述3种有机肥料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对设施番茄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水平条件下不同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EC的降低率分别为48.7%、28.8%、40.7%;土壤主要盐分离子也发生了变化,有机肥降低了土壤中K+、Na+、Ca2+、Mg2+、Cl-、SO42-的含量,其中羊粪有机肥降低效果最好,分别降低了43.9%、44.6%、14.5%、31.0%、44.4%、64.6%;同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NO3--N、有效磷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鸡粪处理尤为明显,分别提升了347.2%和11.9%,羊粪处理增加土壤NO3--N的能力最低,增幅为113.8%,反而对于土壤速效钾的释放效果高于鸡粪和金针菇渣,但是处理之间效果差异并不显著。综合考虑3种有机肥料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及养分指标的影响,羊粪有机肥料在改良土壤方面效果要优于鸡粪有机肥和金针菇渣。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有机肥料 土壤改良 盐分离子 设施菜地


160份葡萄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鉴定
《中国果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溃疡病是葡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果实品质和产量,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是科学防治溃疡病的方法之一.采用刺伤接种枝条法,对保存的160份葡萄种质溃疡病抗性情况进行离体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种质病斑长度范围是0.56~9.38 cm,共筛选出141份高抗材料、6份抗病材料;不同种群抗性顺序为野生(100.00%)>种间杂种(91.30%)>欧亚种(91.09%),不同用途抗性顺序为加工(100.00%)、其他(100.00%)>鲜食(92.37%)>砧木(66.67%).研究明确了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溃疡病在葡萄中的危害情况,可为葡萄抗溃疡病育种和新抗源筛选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云台相机的番茄主茎跟踪控制方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番茄整枝和果实收获机器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对番茄主茎主动跟踪的视觉获取系统,提出了一种云台姿态的控制方法.该系统由一个二自由度的云台和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组成,由安装在云台上的相机获取番茄主茎的三维信息,根据提出的跟踪方案确定跟踪参考点的3D坐标;在完成云台和相机参数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茎图像形态的主动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控制相机姿态实现对番茄主茎自下而上进行图像的跟踪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观测垂直区域在600~1500 mm的范围且跟踪步长Δl≤150 mm时,跟踪的最大水平偏差和最大垂直偏差不超过8个像素,水平像素最大偏差相当于番茄主茎像素宽度的53.3%.该研究可以为番茄授粉、 整枝、 喷药和采摘等环节的智能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