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典型天气下经济林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西部林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典型天气条件下北京市经济林树种液流特征,以6种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式径流仪连续测定各树种液流变化,结合同步监测的环境因子,揭示各经济林树种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1)各树种液流昼夜变化差异显著,多呈现出晴天“单峰”型,阴天“双峰”型,雨天“单峰”型,液流密度整体晴天>阴天>雨天,晴天液流密度约是阴天的2.01倍、雨天的2.12倍。(2)3种典型天气下,各树种液流与水汽压亏缺、太阳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阴天、晴天时,由于无降雨量,各树种液流与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晴天时,各树种液流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3)受天气变化、树种种间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各树种液流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土壤水势、土壤温度的响应表现出差异性,土壤水势、土壤温度对各树种液流影响程度均为雨天>阴天>晴天。(4)各树种液流对环境因子响应始终保持相似性,树种液流变化虽受到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当某一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过大时,就会打破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于液流变化的平衡,形成“独大”的局面。试验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实现水分平衡下的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配种次数、配种时间以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3个方面对后备母猪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将后备母猪随机分成6组:①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猪自然发情、配种;②简式定时输精组:使用烯丙孕素性周期同步化后母猪自然发情配种;③传统定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后,经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戈那瑞林处理使得卵泡发育和排卵同步化,无需查情,固定时间输精;④两点式查情定时输精组:在传统定时输精的基础上增加了注射促排卵药物时和配种后24 h 2个查情、配种时间点;⑤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后,母猪发情时注射戈那瑞林促排卵,实时输精;⑥诱导发情实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处理后,实时输精.使用B超监测各组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评价不同程序对母猪发情时间、排卵集中度、卵泡囊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简式定时输精组相比,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改变了卵泡生长速度和排卵时间,缩短了最后一次饲喂烯丙孕素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但是并没有改变发情-排卵间隔时间和排卵前卵泡大小.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母猪妊娠率(93.52%vs 76.85%)和分娩率(87.96%vs 71.30%)高于传统定时输精组(P<0.05),参繁母猪分娩率(86.3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母猪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高于传统定时输精组(P<0.05),与简式定时输精、自然发情组无显著差异,仔猪指数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本研究优化出的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处理程序可以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


规模化猪场主要生产阶段的批次化管理技术要点及效果
《猪业科学 》 2022
摘要:1980年-2000年,美国用20年走完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历程,养殖场从最初65万家减少到7万家。在2018年暴发的非洲猪瘟和多种疫病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倒逼下,以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净化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压力下,中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养殖场比例大幅增加,而且单体养殖规模也大幅增加。


南瓜皮多糖锌的制备及生物利用率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南瓜皮多糖和锌为原料制备南瓜皮多糖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测定南瓜皮多糖锌中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南瓜皮多糖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南瓜皮多糖与锌质量比18:1,反应时间104 min,反应pH9,此时螯合率达到最大值为99.37%±0.12%.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锌含量约为23.17±0.05 mg/g.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表明:多糖锌受胃中的酸性环境影响小,在肠道中多糖锌中锌离子的溶解率和透析率均高于无机锌.综上,南瓜皮多糖锌生物利用率高、稳定性好,为开发新型的多糖补锌剂以及提高南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不同日龄鸽乳粗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研究1~28日龄乳鸽嗉囊中鸽乳粗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于乳鸽1、3、5、7、14、28日龄采集鸽乳,每个时间点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乳鸽,在种鸽哺喂后通过挤压嗉囊的方式采集乳鸽嗉囊内鸽乳.分别在乳鸽1、7、14、21、28日龄时称重,并记录种鸽每周的采食量.[结果]乳鸽体重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在1~21日龄乳鸽体重随日龄增加而增加(P<0.05),之后维持稳定.种鸽颗粒料和原粮以及总采食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原粮和颗粒料采食量以及总采食量均于7日龄后显著增加(P<0.05),并在15~28日龄维持稳定.不同日龄鸽乳的粗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减少(P<0.05),1~5日龄粗蛋白质含量维持稳定,在7日龄显著降低(P<0.05),在14~28日龄维持稳定.钙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增加(P<0.05),磷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减少(P<0.05),钙磷比呈显著的线性升高(P<0.05).铜、锰、锌含量均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铁含量随日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增加(P<0.05),铜、铁、锰、锌含量均在1~3日龄维持稳定,铜含量在5日龄显著增加(P<0.05),之后维持稳定,于14日龄显著增加(P<0.05),随后于28日龄显著降低(P<0.05).铁、锌和锰含量均于5日龄显著增加(P<0.05),在5~28日龄维持稳定;硒含量随日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鸽在21日龄前生长速度快,21~28日龄乳鸽体重维持稳定,种鸽颗粒料和原粮采食量以及总采食量均随乳鸽日龄增加而增加.鸽乳中粗蛋白质和磷含量均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而钙、铜、铁、锰、锌含量均随日龄增加而增加.


韩国归农归村发展动向对我国返乡入乡的启示
《农业经济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遏制农村人口的不断下降,近十年来韩国大力推进城市人口归农归村,这与我国近几年积极推进的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极为相似,其发展动向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量化研究了韩国归农归村的发展动向,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老龄化程度、兼业比重等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理性看待返乡入乡的阶段性以及对乡村人口回归的作用、做好返乡入乡人员统计与跟踪调查、出台针对青年返乡入乡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融合产业、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推进返乡入乡的有益启示.


"十四五"时期新疆特色干果产业升级策略研究
《甘肃农业 》 2022
摘要: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从分析"十四五"期间新疆发展特色干果产业的必要性出发,并将其放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分析新疆特色干果产业发展在种植结构、设施设备、品牌打造、销售形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三个面向",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市场营销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干果;产业升级;十四五


葡萄新品种'瑞都晚红'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都晚红’是从‘京秀’和‘香妃’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质晚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520.9 g;果粒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8.9 g;果皮紫红或红紫色;果肉质地较脆,有玫瑰香味,酸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多年平均萌芽率为82.50%,结果枝率为80.20%,结果系数为1.78。在北京地区,9月下旬果实成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18 900 kg·hm-2。


基于PROSAIL模型和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冬小麦LAI反演
《麦类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及时准确高效监测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获取了冬小麦挑旗期和开花期地面实测光谱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并基于查找表建立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得到冬小麦冠层模拟光谱数据,利用数学统计回归模型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构建冬小麦LAI单变量、多变量预测模型,以实测LAI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将最佳预测模型应用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以分析LAI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冬小麦各生育时期的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单变量预测模型和多变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98~0.717和0.577~0.755,其中以基于植被指数的多变量预测模型表现最优,其在开花期的验证精度最高,RMSE和MAPE分别为0.405和12.90%.在LAI空间分布图中,开花期预测效果优于挑旗期,各试验小区的LAI分布较为均匀.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面积指数 PROSAIL模型 连续投影算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