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氮肥对粳性和糯性糜子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粳糯性糜子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供氮水平的响应,本研究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粳性糜子品种陇糜13号和糯性糜子品种陇糜1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5(N1)、90(N2)和135 kg·hm-2(N3)3个供氮水平,以不施氮为对照(CK),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下不同粳糯性糜子在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分析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率及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对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粳糯性糜子的地上部各器官干重呈单峰曲线变化,在N2下,开花期和成熟期糜子的茎秆干重、叶片干重、茎鞘干重和穗干重均显著高于CK(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粳糯性糜子的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而氮素利用效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N2可以显著提高不同粳糯性糜子的株高、茎粗、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也可提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两年数据表明,N2(90 kg·hm-2)下陇糜13号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均优于陇糜14号。综上,本研究条件下,甘肃省会宁地区糜子的推荐氮肥施用量为90 kg·hm-2,这对西北地区种植不同粳糯性糜子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糜子 氮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 肥料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SSM-区位熵模型的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与区位熵模型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6—2017年,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变化趋势相同,但竞争偏离分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期末有结构优势的主要为第三产业,有竞争力优势的主要为第一产业;建筑业在全国均具区位熵优势,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均处区位熵劣势。该区域具总体优势的产业首要为工业,其次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处劣势地位。青海、宁夏八大产业总体优势十分类似,甘肃、新疆略有相同,长期发展趋势4省(区)各具特色。

关键词: DSSM 区位熵模型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西北民族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一种优质牧草.为获得高丹草多倍体材料,试验以秋水仙素为诱导剂,以引进的高丹草品种'大卡'为供试材料,应用浸种法和滴生长点法分别对高丹草种子和幼苗生长点进行了处理,对获得的诱变后代采用表型测定、根尖染色体法和表皮气孔保卫细胞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逐代鉴定筛选,最终在M5代获得了稳定遗传的两份高丹草多倍体材料.本研究可为高丹草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创制的两份多倍体材料除可作为种质资源使用外,经进一步培育后有望作为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秋水仙素;染色体;根尖;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玉米智能施肥系统应用

乡村科技 2021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应用,在玉米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中,可以合理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玉米智能施肥系统,通过玉米施肥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实现对玉米施肥用量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玉米 智能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肉羊杂交羔羊生产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探究添加牛至精油对肉羊杂交羔羊生产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月龄萨福克个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羔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牛至精油(对照组0 g/d,试验组Ⅰ1 g/d,试验组Ⅱ2 g/d,试验组Ⅲ4 g/d),探讨其对2月龄杂交羔羊生产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牛至精油显著增加了杂交羔羊体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P<0.0 5),但对白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建议可以应用牛至精油作为植物性添加剂在肉羊养殖中替代抗生素。

关键词: 牛至精油 羔羊 异地育肥 体重 体况 血液免疫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药剂对大豆孢囊线虫孵化及2龄幼虫室内毒力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5种药剂对大豆孢囊线虫孵化、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及室内毒力.[方法]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二硫氰基甲烷、阿维菌素、噻虫胺、噻唑膦和辛硫磷对大豆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及对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二硫氰基甲烷、阿维菌素、辛硫磷对大豆孢囊线虫孵化的抑制率最高,高浓度下可达到92%以上;阿维菌素和二硫氰基甲烷对大豆孢囊线虫2龄幼虫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分别为1.0727、1.1355 mg/L,LC90分别为15.6387、11.6627 mg/L.显微观察发现,二硫氰基甲烷和阿维菌素处理12 h之后,大豆孢囊线虫2龄幼虫身体弯曲和头部摆动频率显著下降,且使线虫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结论]供试药剂对大豆孢囊线虫孵化有抑制作用,对2龄幼虫有致死作用.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杀线剂;孵化抑制率;室内毒力;运动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陇南徽成盆地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控策略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当前继条锈病后严重制约陇南徽成盆地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影响小麦食品质量安全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基于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陇南徽成盆地的发生特点及现状,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应急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发生 防治 徽成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鉴定

农学学报 2021

摘要:为明确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rDNA-ITS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可引起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及其病原菌,可为生产上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苗期 蒙古黄芪 立枯病 病原鉴定 致病性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龙博士7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龙博士7号是以自选系JS102为母本、自选系KZ-310为父本组配杂交而成的玉米优良杂交种;2012—2014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高密B组玉米区试,3 a 15点(次)产量为15 325.5~16 528.5 kg/hm2,平均15 992.5 kg/hm2,增产幅度为3.1%~7.8%。该品种具有耐密性、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抗逆能力强,耐病虫害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及西北同类春播玉米区广泛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龙博士7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榆中县秋延后大棚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榆中县秋延后大棚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松花菜 秋延后栽培 大棚 榆中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