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为(270.74±26.24)kg的健康平凉红牛(阉牛)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L组)、20 g/(d·头)(H组)牛至精油.饲喂584 d(预试期14 d,正试期570 d)后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净肉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的皮下脂肪厚度和H组的胴体胸深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L组和H组的平均日增重较CON组分别提高了16.07%、21.43%.2)试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3)试验组的肌肉pH45 min、pH24 h、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P<0.05);L组的大理石花纹评分和H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H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CON组(P<0.05).4)对于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试验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ON组和L组的C8:0、C13:0、C20:2含量显著低于H组(P<0.05),试验组的C18:0和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L组和H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较CON组分别提高了16.67%和33.33%.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提高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及产肉量,改善牛肉品质,改变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提升机体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牛至精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肌肉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烂茎线虫对当归细胞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21

摘要:为了明确当归受到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侵染后其根部细胞结构和叶部生理特性的变化,本试验以‘岷归1号’和腐烂茎线虫为材料,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测定了腐烂茎线虫侵染后当归根部细胞结构,以及叶部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徒手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侵染后,根部发病部位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当归病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达到1.18 mg/g,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升高,为76.19 ws/cm。当归病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当归病叶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CO2饱和点均降低,而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均升高。同时当归病叶营养元素氮、磷、钾、锌、锰、铁的含量降低,分别为2.41、5.71、36.07、33.53、112.37、1318.03 g/kg,而铜、钙、镁的含量增加,分别达到8.07、538.13、33.13 g/kg。本研究为阐明当归麻口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当归 腐烂茎线虫 细胞结构 2响应','','r84SDMNDTnX916ilYqOXFUtg3XosSfXW4sZuYPo5cieVbxAjZtToaavo575VlIghyaLfz-baonI='); >光和CO2响应 生理特性 营养元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病新病原-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日光温室中的西葫芦发生了严重的根腐和茎基腐,部分棚室病株率达50%,从病根和病茎上分离得到拟漆斑菌属真菌3株,病株分出率27.3%。采用胚根和茎基部接种法测定了菌株FG-62对西葫芦的致病性:茎基部接种后27 d,植株开始出现凋萎;接种后40 d,两种接种法的西葫芦苗均呈现严重根腐和茎基腐症状,茎基部接种的西葫芦凋萎株率达30%;从病根和病茎上均可再分离出原接种菌。菌株FG-62在PDA平板上25℃培养14 d,产生大量墨绿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黑色,单胞,杆状或腰鼓状,两端钝圆,大小为(7.04~9.15)μm×(1.97~2.46)μm,聚集的分生孢子呈黑色。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FG-62(GenBank登录号MK252098)的rDNA-ITS序列与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分离物E-469 (GenBank登录号KY582183.1)和CBS 357.89(源自模式材料,GenBank登录号NR145077.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9.65%和96.83%。依据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将其鉴定为露湿拟漆斑菌P.roridum(Basionym:Myrothecium roridum)。这是露湿拟漆斑菌引起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西葫芦 根腐 茎基腐 露湿拟漆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梨新品种甘梨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梨2号是以四百目梨为母本、早酥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黄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55 g;果面光洁,果点中密、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细、酥脆,石细胞少,汁液多,酸甜适口,具清香;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4%~13.1%,可溶性糖含量8.8%,可滴定酸含量0.24%,果肉维生素C含量5.4 mg·100g-1,品质优良。该品种树势中庸,萌芽力高,成枝力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在甘肃景泰地区8月中旬成熟,货架期20 d,冷藏条件下可贮藏4个月。适宜在我国西北、华北等梨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新品种 甘梨2号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次数对甘肃中部饲用高粱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甘肃中部地区种植的饲用高粱青干草品种,通过种植陇草1号、魔术师、萨博、NX-D-61、NX-4264、百战等6个高粱品种,测试了每一茬次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质(CP)、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以及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和总可消化养分产量,分析了刈割茬次和品种对饲用高粱产草量及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百战的CP含量为刈割2次第1茬最高外,其余品种CP含量均为刈割2次第2茬最高,萨博NDF、AD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品种(P<0.05);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除NX-4264外,其余品种刈割2次总产量均大于刈割1次产量.综合饲草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来看,选择品种NX-4264采用刈割1次的生产方式最佳.

关键词: 刈割次数;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营养品质;营养物质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运转谋发展以"倒逼"思维推进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

中国农业会计 2021

摘要: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深挖、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对新时代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倒逼;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品种陇糜16号选育报告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陇糜16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保安红为母本、皋兰紫秆大白糜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丰产、抗病、商品性优质的糜子新品种,通过了第十二轮国家糜子品种(粳性)区域试验中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的鉴定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文件:农学[2019]27号)。陇糜16号米色黄色,米质粳性,卵圆形,商品性状优良,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784.1kg/hm2,适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内蒙古赤峰、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延安、陕西榆林、甘肃会宁、宁夏固原等试点及其相似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陇糜16号 丰产 商品性 适种区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芹菜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菌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省定西市芹菜叶斑病的病原,开展了病原菌分离、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初步筛选了该病原菌的生防菌.确定病原菌Q1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该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和硝酸钾,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25℃;该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菌丝体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55℃处理10 min.采用对峙法测定了蜡样芽胞杆菌(4-2-1)、贝莱斯芽孢杆菌(F3A)、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2-1)、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及荧光假单胞菌(YG)5种生防细菌菌株对芹菜叶斑病菌Q1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这5株生防菌对Q1菌株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9.80%.首次明确了定西市芹菜叶斑病是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引起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具有生防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芹菜链格孢叶斑类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芹菜;细极链格孢;生物学特性;生防菌;多基因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陇蜜10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蜜10号桃是以筑波84号桃为母本、早油118为父本,通过杂交培育出的早熟普通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缝合线浅,梗洼中深,两半对称;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80 g,最大单果质量260 g;果面茸毛少,成熟时底色绿白,全面着鲜红色晕;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汁液多,风味浓甜,黏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5%~15.2%,可溶性糖9.8%,可滴定酸0.23%,维生素C 3.69 mg·100 g-1,品质优良;花蔷薇形,浅粉红色,有花粉;在兰州市安宁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盛花,果实7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5 d左右。

关键词: 新品种 陇蜜10号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湖北农机化 2021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梨树栽培技术不断优化.本文根据梨树生长习性结果特点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栽培与管理的高产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梨树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