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建立了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准则层5个部分、指标层17个指标构成,分别从外来植物引入阶段、适生阶段、扩散阶段、危害阶段和防治阶段进行评估。并对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进行示范评估,其评估风险分值为86,入侵风险等级为一级,极高风险,应禁止引进,实行检疫。构建的体系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外来植物的风险等级水平。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风险评估 红树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北接力”养殖牙鲆新品种效果报告

河北渔业 2013

摘要:牙鲆具有雌性生长明显比雄性快的特点。1龄雌性比同龄雄性重约20%,2龄雌性比同龄雄性重约50%以上。因此,运用雌核发育技术培育全雌化苗种,实现单性化养殖,对提高牙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戴河中心实验站2005年"牙鲆全雌化育苗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然后连续多年进行了优良家系选育研究,并于2011年对牙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初步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大亚湾西北部,2007年12月25日完成投礁9.51×104m3,礁区面积2.75 km2。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春季,采用拖网和刺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1次建礁前的本底调查和2次建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礁区2次拖网跟踪调查的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种数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2.13倍和2.50倍,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3.38倍和8.19倍,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建礁前调查的11.57倍和23.39倍。礁区2次刺网跟踪调查礁区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种数分别为建礁前的2.29倍和3.14倍,平均渔获率分别为建礁前的5.51倍和9.49倍,平均尾数渔获率分别为建礁前的11.33倍和10.06倍。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大亚湾 人工鱼礁 资源密度 优势种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和体内矿物元素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在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饲料中分别添加0、50 g.kg-1、100 g.kg-1、150 g.kg-1和200 g.kg-1的发酵豆粕,相应替代饲料中鱼粉使用量的0、5%、10%、15%和20%,饲养体质量为(37.62±0.16)g日本鳗鲡50d,研究发酵豆粕对鳗鱼生长性能和体内矿物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升高,鳗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5%替代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5%替代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从生长性能上看,15%是发酵豆粕替代鳗鱼饲料中鱼粉的最适比例;2)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后鳗鱼饲料中的钾(K)、铁(Fe)、镁(Mg)等元素质量分数升高,而铝(Al)元素质量分数降低,按变化幅度大小排列Al>K>铜(Cu)>硼(B)>钙(Ca)>钠(Na)>磷(P)>Fe,但替代组与对照组鳗鱼肌肉中矿物元素K、Ca和P差异不显著(P>0.05),而无论是肌肉还是皮肤中矿物元素Cu质量分数均降低(P<0.05),因此,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后应对饲料中矿物元素添加量适当进行调整。

关键词: 日本鳗鲡 发酵豆粕 生长性能 矿物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红罗非鱼成鱼当年养成技术

科学养鱼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红罗非鱼为丽鱼科(Cichli-dae)、Oreochromis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形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9年从马来西亚引进最新一代红罗非鱼品系。该品系红罗非鱼经数年选育而成,体色纯正,为淡粉红色,部分个体有胭脂红色斑,与传统的红罗非鱼以橘红色为主的体色有所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在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混养实验。实验分为6组(A、B、C、D、E、F组),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对养殖水体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DO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围隔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养殖前期接近,养殖后期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著低于A、B、E组和对照F组(P<0.05);COD和TOC含量对照组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组最低,实验组之间A、E组增加量高于B、C、D三组;(2)围隔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6种,优势度较高,优势种单一,优势种基本上为小型种类;叶绿素a含量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A、B组高于其它三组。结果表明虾池中混养适当密度的罗非鱼有利于改善水质,调节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吉丽罗非鱼 水质因子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对底泥的影响及处理技术综述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水产养殖对底泥的影响,指出残饵以及排泄物是污染池塘底质的主要成分,并介绍了池塘底泥的几种修复技术。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底泥 污染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Cl_4对建鲤肝细胞DNA的毒性作用及对CYP3A基因表达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氯化碳(CCl4)作为一种经典的肝脏毒物,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的肝损伤模型构建及保肝药物筛选。低、中、高浓度的CCl4-橄榄油溶液(6.25%、12.50%和15.00%,0.01 mL/g)腹腔注射建鲤72 h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肝组织病理切片技术,测定血清中肝损伤生化酶来考察CCl4对肝细胞DNA的毒性作用;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CYP3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6.25%CCl4作用建鲤72 h后肝组织切片检查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对血清中酶学指标无显著影响,CYP3A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变化,而彗星实验结果显示该浓度的CCl4作用肝细胞后,尾长、TDNA、尾矩及Olive尾矩等DNA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大;随着CCl4作用浓度的增加,肝细胞肿胀、广泛空泡变性,出现核固缩和核溶解等组织学的变化,12.50%和15.00%CCl4均能显著引起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升高,15.00%CCl4能显著促进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大量生成;彗星实验中各项损伤指标也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大;同时,12.50%和15.00%CCl4组的CYP3A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CCl4对建鲤肝细胞DNA具有毒性作用,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CCl4能抑制CYP3A mRNA表达;随着CCl4作用浓度的增大,血清酶、病理切片和彗星实验结果表现出剂量效应,并有一定的一致性,彗星实验表现出更高的灵敏性。

关键词: 建鲤 四氯化碳 CYP3A 彗星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病毒感染引起半滑舌鳎腹水症的病理学观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对患有腹水症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主要组织器官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腹水症的半滑舌鳎全身主要的组织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中鳍部皮肤出现血红细胞浸润和淤积;鳃小叶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柱状细胞发生炎症;肝胰脏和肾脏都出现了局灶性的组织坏死和溃烂,组织间充满空泡变性的细胞,超微病理观察发现大量病毒粒子;心脏的心肌组织出现固缩和局灶性溃烂;胆囊壁浆膜层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充血;消化道黏膜层和黏膜固有层分离,黏膜固有层成纤维细胞固缩或水样变性,致密层变疏松。根据病理学研究结果初步分析认为,一种未知病毒可能是半滑舌鳎腹水症的主要致病原。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鱼病 腹水 病毒 组织病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药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13

摘要:以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复方A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