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蕉象甲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挥发性成分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香蕉新鲜假茎与香蕉象甲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假茎象甲+新鲜假茎、球茎象甲+新鲜假茎、假茎象甲+球茎象甲+新鲜假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香蕉象甲为害对香蕉假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新鲜假茎与球茎象甲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假茎象甲和球茎象甲共同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三者挥发物中相同成分为十三烷,与假茎象甲为害诱导的新鲜假茎挥发物没有相同成分。香蕉象甲不同种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的相同成分为癸酸乙酯。香蕉新鲜假茎与香蕉象甲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的挥发物中均含有烃类和酯类,香蕉象甲不同种为害诱导的香蕉假茎挥发物中还含有不同的比例的醛类、酮类、醌类和酚类等。
关键词: 香蕉假茎 香蕉象甲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浦经济开发区城市森林对降温增湿遮荫的作用
《热带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通过实地观测研究洋浦经济开发区城市森林对降温增湿遮荫的作用,以便评价洋浦城市森林的合适程度和树种与结构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洋浦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与遮荫作用,各观测点的平均降温为0.8℃,平均增湿为5%,平均遮荫为94%。但各观测点所代表的树种和结构组成在降温增湿和遮荫方面的效应不一,最热时段的12:00~13:30和13:30~15:00降温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增湿方面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双排椰子林;遮荫最好的是短穗鱼尾葵。洋浦城市森林的降温效果在午间最好,增湿效应则在午前与傍晚最好,遮荫作用在午间最好。相比之下,洋浦城市森林的降温与增湿效应与三亚城市森林的有相当差距,说明洋浦城市森林在面积、行道树林宽度、密度、树种选择与搭配等尚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 城市森林 降温作用 增湿作用 遮荫作用 洋浦经济开发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唇兰两种生态型的光合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以叶背绿色型和叶背紫红型两种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生态型的组培苗为试材,进行叶片CO2吸收的日动态变化、气孔密度及光合色素的测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唇兰属于CAM(景天酸代谢途径)植物;叶背绿色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叶背紫红型;两种生态型的气孔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生态型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也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Chl)含量的比值则有显著性差异。五唇兰的光合特性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体现了其作为一种热带兰对生长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中药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95%乙醇冷浸,减压回收乙醇,得到乙醇粗提物;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将这两种提取物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海杧果的乙醇粗提物中分离出27个化学成分,鉴定出15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5.694%;海杧果根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出3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8.049%。海杧果根的这两种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有10种相同成分,即从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结论: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种类也较多,为海杧果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水多糖的提取工艺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对椰子水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分别探讨温度、pH值、提取时间、乙醇体积比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初步表明,以料水比1:10、温度75℃、pH7.0、提取时间120min,然后加入乙醇,使得乙醇浓度(体积比)为85%时,4℃下沉淀24h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椰子水多糖的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密度发酵P.pastoris诱导表达葡聚糖外切酶
《生物技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应用P.pastoris的pAOX1表达系统表达CBHⅡ酶。方法:PCR法扩增木霉的cbhⅡ基因。将其克隆进P.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k,电转法将其cbhⅡ基因重组于P.pastoris基因组,筛选高G418抗性的克隆为工程菌。重组CBHⅡ酶的生产是在50 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连续24h补加甘油-PTM4增殖细胞,然后用甲醇诱导表达64h。结果:放罐时生物量为A600=180,重组CBHⅡ产量为80mg/L。表达产物具有酶解羧甲基纤维素的活性。结论:实现应用pAOX1表达系统在生物反应器中高密度发酵P.pastoris诱导表达CBHⅡ。该研究为重组CBHⅡ的规模化生产打下基础。
关键词: 葡聚糖外切酶 P.pastoris 高密度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产木薯茎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为研究木薯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茎的挥发油中25个成分和叶挥发油中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3.53%和83.46%。其中茎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1.39%)、油酸(8.94%)、亚油酸(5.57%),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6.85%)、植醇(15.02%)、异植醇(11.21%)。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茎和叶挥发油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叶的挥发油具有抗MASA活性。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7.0μ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对番木瓜体内PRSV-C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热带农业工程 》 2010
摘要:为了解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对番木瓜植株体内PRSV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组织培养的日升番木瓜为研究对象,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应用RT-PCR技术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进行半定量分析,建立一个特异、稳定的RT-PCR半定量检测体系,研究了禾生素、病毒必克和病毒A处理对番木瓜体内PRSV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初步说明,0.2%的禾生素及4.0g/L和1.0g/L的病毒必克显著抑制了番木瓜体内PRSV-CP基因的表达,而病毒A及其它浓度的禾生素和病毒必克对番木瓜体内的PRSV-CP基因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番木瓜 PRSV-CP基因 禾生素 病毒必克 病毒A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胡椒连作主要因素与防控措施
《热带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结合海南胡椒主产地区,胡椒连作表现生长弱、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等现象,探讨影响胡椒连作的主要因素,提出胡椒连作可能存在的障碍及防控措施,为胡椒连作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