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卡因菠萝N、P、K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以卡因菠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11个生长发育时段各部位各器官的生物量和N、P、K养分含量,以揭示N、P、K养分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①从植后至植后352d,植株N、P、K累积速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植后352d至397d,N累积速率有所下降,P继续上升,K保持不变。植后397d至564d(谢花期),植株N、P、K累积速率逐步下降,此后至655d(果实发育后期),N、P、K累积速率迅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值,此后至收获期逐步下降;②在菠萝各个器官中,叶片N、P、K累积速率在花芽分化前与整株N、P、K累积规律相同,此后其累积速率开始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已降为负值。茎N、P、K累积速率在植后352d至564d(谢花期)累积较快,根N、P、K在植后201d至277d间和352d至397d间累积速率较快,果柄N、P、K在果实发育前中期、果实N、P、K在果实发育后期,芽N、P、K在果实发育后期累积速率最快;③生长前期,植株N、P、K的累积量较少,快速生长期则累积较多,果实生长发育期还有一个N、P、K累积高峰;④收获期,每公顷卡因菠萝植株累积的N、P、K分别为282.4、30.4、573.2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菠萝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省菠萝主产区病虫害调查发现,为害海南菠萝生产的主要有菠萝凋萎病、叶斑病、心腐病和菠萝粉蚧。心腐病主要为害新植园菠萝幼苗,凋萎病和叶斑病主要为害生产园和结果老园的菠萝植株,菠萝粉蚧主要为害生产园的菠萝植株。不同品种菠萝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叶片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热带生物学报 》 2010
摘要:为了解析香蕉寒害的分子机理,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 bridization,SSH)成功构建了香蕉叶片在低温胁迫下与未处理的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并通过经蓝、白斑筛选,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以及应用半定量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No.28基因片段进行表达分析等方法,初步分析了实验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结果表明,实验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为低温胁迫特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测序及序列分析的结果暗示可能有相当多的未知功能基因参与了香蕉抗寒的过程;随机选取的No.28的表达分析检测结果证实,通过对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的全面分析,有可能获得一批低温胁迫诱导特异表达的新基因,尤其对其功能的深入了解,将为全面解析香蕉寒害的分子机理、寒害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打下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浸提剂对海南稻田土壤有效硒浸提效果比较
《土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定安县采集硒(Se)含量水平不同的3个代表性稻田土壤,结合水稻幼苗盆栽试验与黑麦草幼苗培养试验,用H2O(pH4.5)、0.5mol/LNaHCO3(pH8.5)和0.1mol/LKH2PO4三种浸提剂进行海南稻田土壤有效Se浸提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浸提剂提取的有效Se与植株累积的Se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但H2O的提取能力弱。在水稻幼苗试验中,0.1mol/LKH2PO4与0.5mol/LNaHCO3相比,浸提时间短,测定的土壤有效Se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小,且与水稻植株累积Se的相关系数较大,因此海南稻田土壤有效Se测定宜选0.1mol/LKH2PO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弯穗狗牙根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优良品种并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观测了采自海南不同地区的19份弯穗狗牙根(Cynodon arcuatus J. S. Presl ex Presl)种质的19个形态指标,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形态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性。其中,叶毛、草层高度、花药颜色、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叶长变异最大,其次为小穗数、花序长、草层密度、直立枝及匍匐枝叶宽、节间长、节间直径和穗枝数;而在茎色、叶色、小穗颜色和柱头颜色方面的变异幅度最小;不同种源形态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狗牙根种源草层越高大,其叶片越长,草层越密,匍匐枝越粗;在欧氏距离8.24处可将19份种质分为3类,即细叶型、普通型和宽叶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