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中国气刺微割研究现状(英文)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气刺微割技术是应用在巴西橡胶树采胶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核心是乙烯气体高效刺激技术,刺激强度为每周期施用30mL乙烯,每月3个周期,进行高部位树皮短割线采胶。连续10a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使得割胶效率大大提高,胶乳干胶含量保持正常水平,树皮产胶解剖结构、功能正常。长流胶是气刺微割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气刺微割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橡胶树采胶技术。

关键词: 橡胶树 气刺 微割 乙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机制及其分类学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菌株抗菌活性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经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AmS2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抗菌活性物质分析发现,菌株可分泌产生易溶于水和甲醇等强极性溶剂、对热稳定、pH4~7条件下较稳定的非蛋白类抗菌活性物质。毒力测定表明,菌株抗菌物质粗提物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772 mg/mL和1.9027mg/mL,当提取物浓度3.0mg/mL时,可致使病菌分生孢子壁消解。

关键词: 红树 内生细菌 鉴定 抗菌活性物质 芒果炭疽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蜜拉在海南兴隆的引种栽培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地区引种尖蜜拉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物候期、栽培与繁殖要点等情况。尖蜜拉在兴隆地区生长结果良好,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产量较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尖蜜拉 海南兴隆 引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心叶甲自然感染绿僵菌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0

摘要:[目的]为研究绿僵菌侵染椰心叶甲的部位、侵染的过程以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大田、自然感染绿僵菌的椰心叶甲虫体表面进行扫描观察。[结果]椰心叶甲体表面自然感染绿僵菌的部位不仅在腹部与前胸的节间膜处,在腹部的两侧以及腹末节腹板的尾部,都观察到了大量已形成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结构物质——侵染钉以及菌丝、孢子等。[结论]绿僵菌对椰心叶甲侵染时在营养物质、pH值、温湿度等不同环境条件下,椰心叶甲虫体表面被破坏的程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 椰心叶甲 自然感染 绿僵菌 扫描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信号系统与植物激素信号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Ca2+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使分子,能介导植物对外界信号的刺激反应,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并参与植物体内多种刺激-反应的藕联过程。目前证实在植物里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s)、钙调素(CaM)、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CBLs)三类钙结合蛋白,这些蛋白质可识别特定的钙签名,并依赖这些钙信号向下游转达以适应外界刺激。Ca2+信使系统与激素在植物的花发育(成花诱导、花芽分化及开花调控),有性生殖方面(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逆境生理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有关学者在植物激素受体蛋白、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Ca2+相关的信号传递机理的研究中发现:Ca2+/CaM、Ca2+/CDPK和Ca2+/CBL三类钙信号系统与植物激素信号密切相关。

关键词: 植物激素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番茄红素

食品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一种测定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波振荡法提取保健食品中的番茄红素,采用Symmetry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体积比为70∶30),检测波长472 nm,用外标法定量。添加回收率在80.9%~95.3%之间,变异系数在0.75%~7.19%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1 mg/kg。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 保健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螺旋粉虱寄主植物新记录种调查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运用野外跟踪调查与室内接虫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螺旋粉虱在海南岛的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海南岛螺旋粉虱的寄主植物有49科97属115种(含变种)。其中螺旋粉虱能完成世代发育的寄主植物为28科42属45种(含变种),不能完成世代发育的寄主植物为36科61属70种(含变种)。并对各种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螺旋粉虱 寄主植物 新记录种

三种拮抗菌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防效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3种拮抗菌M10、WZ254和WZ159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M10发酵液对香草兰疫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0.49%、68.85%,与对照药剂25%甲霜.霜霉威WP1000倍液在0.01水平上相比差异不显著。WZ254和WZ159则防效较差。

关键词: 生物防治 香草兰疫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几丁质酶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作用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对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几丁质酶产生菌,分别以香蕉枯萎病镰刀菌细胞壁和几丁质为唯一碳源进行几丁质酶产生菌初筛和复筛,然后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从几丁质酶产生菌中筛选出一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XW-2。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及碳源对XW-2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在初始pH为7~8,温度为31~34℃时活性最高,几丁质诱导的发酵液活性高于病原菌细胞壁。发酵液能明显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拮抗试验可见病原菌菌丝缢缩、消解、顶端膨胀,菌丝体畸形、断裂。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几丁质酶 枯草芽孢杆菌 筛选 拮抗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研究(摘要)(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和氮特征,评估橡胶林生态效益,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碳氮循环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地点位于中国海南岛西部儋州市境内,研究土壤为4种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和1个对照样本土壤。每类样地随机设置4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20cm×20cm,分0~15cm,15~30cm,30~45cm,45~60cm4个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取其平均值作为每类样地的最终分析结果。采用环刀法测定各层土壤密度,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吸湿水,采用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总氮含量。[结果]①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包括对照的胡椒地,下同)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cm)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2层的(15~30cm、30~45cm)变化不大,在平均值上下浮动;②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2~7.78g/kg,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③橡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8t/hm2,相互间不存在差异,数值上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胡椒地(CK)>开割树(16龄);④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全氮含量介于410.86~664.14mg/kg2,相互差异显著,胡椒地(CK)>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开割树(16龄)土壤全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样地;⑤不同林龄橡胶林样地土壤C/N比值介于10.94~14.47,相互差异极显著,C/N比值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幼林早期(2龄)。[结论]种植天然橡胶对热带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及C/N比值没有特殊的不良影响,与对照胡椒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天然橡胶与种植热带作物(胡椒)对热带土壤碳氮影响类似。

关键词: 不同林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全氮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