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棕象甲为害调查与诱集监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2006~2008年,累积多次在海南省多个县市开展实地调查,发现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的寄主植物15种,常见受害寄主植物有椰子、霸王棕、美丽针葵、酒瓶椰子等,并对采集的红棕象甲虫源标本及为害特征进行观察。在海南8个市县的椰子种植区及棕榈园共设30个监测点,各个监测点均能诱到红棕象甲成虫。田间实时诱集监测的3年积累试验数据显示:全年均能诱集到红棕象甲成虫,6~8月份能诱到较多的红棕象甲成虫,说明这时期是红棕象甲成虫活动的一个高峰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态氮素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水培生产上营养液中氮素形态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此试验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酰胺态氮、氨基酸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酰胺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利于小白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氮素为纯硝态氮时,小白菜的根系活力最高,酰胺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后,小白菜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提高;不同形态的氮素替代部分硝态氮后,降低了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尤以酰胺态氮替代后降幅较大。综合小白菜收获时的产量品质等因素,酰胺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栽培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低于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果皮亮度以不同套袋时期显著高于未套袋处理,色彩浓度以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略高于早套袋处理,色度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内在品质,不同套袋时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综合来看,台农1号芒果以第2次生理落果后尽早套袋为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胡椒产销情况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 2010
摘要:胡椒是巴西最重要的香辛料作物,1933年通过日本移民引入巴西,之后发展成为创收的农业产业。根据第一次官方记录,1956年巴西已经开始出口胡椒,刚开始出口100吨胡椒,1981—1982年出口量剧增到4.6万吨。目前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胡椒生产国之一,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种群动态及其对本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海南海口地区洋紫荆和番石榴2种螺旋粉虱寄主,记录2种寄主上螺旋粉虱种群动态、受螺旋粉虱危害植株与未受害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群及数量,探讨螺旋粉虱种群波动对受害寄主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及数量变动关系。结果表明:(1)螺旋粉虱在海南为害高峰期为4月~9月份,以及11月份;(2)本地螺旋粉虱天敌数量较少,未能对螺旋粉虱达到有效控制;(3)螺旋粉虱的种群波动,不会直接导致受害寄主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4)受害与未受害寄主植株上的植食性昆虫年发生量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