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
《植物保护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铃虫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包括:棉花地膜覆盖、科学应用生长调节剂、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田间虫卵量、强化农业耕作措施、插种诱集作物、保护利用天敌、适时用杨树枝把诱蛾灭蛾和推广科学用药技术,提高用药水平。通过示范应用,有效抑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示范区比对照区单株增铃163个,增铃80685个/hm2,增加皮棉1005kg/hm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初探
《中国农机化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重视、支持农业的重大举措,实施10多年来成绩显著,开发地域由点到全国,开发项目由单项到综合,开发效果由提高农产品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今后提高开发效果重点,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在1997年全国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茎尖菜用品种资源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6~1997年两次对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田间资源圃保存材料调查,以茎尖柔嫩、粗纤维含量少为入选标准,之后对初选出的113个品种的茎尖进行熟化品质评价,从中选出39个适口性好、粗纤维含量少的品种,结合薯块产量表现,从中初步推选12个茎尖适于菜用的品种
关键词: 甘薯,茎尖,熟化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棉花结铃率、单株成铃数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施肥(氮)量和化学调控。对株高、主茎果枝节间距影响最大的是化控,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同时为实现高产优质,提出了沿海棉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的栽培密度、施肥量和缩节安用量。
关键词: 密度,化控,肥料,生育特性,果节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制剂提高大麦饲料利用率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 过消化试 验和饲养 试验,观 察了自 配的 复合 酶制剂 提高 猪 对大 麦 利用 率的 效 果。结果表明 ,在仔猪 和肥育猪 饲料中分 别添加 01 % 和0 025 % 的 酶制 剂, 可提 高大 麦 蛋白 质和 纤 维素的消化 率。用大 麦代替7 5 % 左 右的玉 米配 制 大麦 基 础日 粮, 并添 加适 量 的酶 制剂 ,其 饲养 效 果与玉米基 础日粮 相近,虽然 料肉比 略有提高 ,但饲料 成本却有 所下降 。
关键词: 酶;猪;大麦;饲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花生新品种徐花6号的选育及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科技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徐花6号花生以莱农4—4为母本,徐花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定向选择,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育成。该品种早熟高产,是适宜夏播的大果型品种。
关键词: 品种选育;夏播;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流域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太湖稻区 163 份粳稻地方品种和 16 份 60~90 年代的高产粳稻品种的13 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 对其中有显著差异的 10 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由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5 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 将 179 份材料划分为5 组 13类;依据各类的平均值计算理论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单穗重、每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总粒数, 说明超高产品种必须有较高的穗重和适宜的穗数基础。
关键词: 粳稻;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籼稻新组合汕优559高产制种特性与技术
《种子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汕优559具有制种高产的特点,其高产制种策略是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相应的技术为: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青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异交结实中;防治病虫杂,确保丰产丰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