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与近缘野生种I.trifida种间杂交结实率和结薯性
《江苏农业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2x,3x,4x)野生种I.trifida杂交,获得F1代种子703粒,平均结实率为5.9%;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种间杂种回交,结实率平均为15.4%。结果显示:野生种及多数种间杂种表现父本花粉育性障碍;种间杂交父母本染色体倍性愈趋近平衡,其结实率及种子可育率越高。通过双列杂交试验,筛选出甘薯品种“徐薯18”和“美国红”,种间杂种7K-1和7K-2为杂交亲和性较好的亲本;对177个野生种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田间结薯性鉴定,种间杂交F1品系结薯率为11.4%,结薯品系间块根重性状呈广泛变异,单株薯块鲜重300g以上的占1.7%。从甘薯与二倍体野生种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块根重较突出的四倍体杂种,对于甘薯育种资源的创新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薯;I.trifida;种间杂交;结实率;结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技术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及展望
《畜牧与兽医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从Watson和Crick于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形成了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近十多年是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应用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令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滩涂野生枸杞菜用栽培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枸杞的不同繁殖方式对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和施肥对枸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生种子发芽率高于人工栽培种子,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大,齐苗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菜用枸杞扦插以滩涂野生枝条为好。3.施肥可以提高菜用枸杞的产量,以施用有机肥,配合氮、磷肥为最好。
关键词: 枸杞,蔬菜,滩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三化螟对杀虫剂的耐药性研究
《江苏农业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江苏省3个地区水稻三化螟对有机磷、沙蚕毒素杀虫剂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水稻三化螟对甲胺磷、杀虫双的耐药力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淳种群对甲胺磷、杀虫双具有很强的耐药力。以广东翁源种群为相对敏感种群,高淳、邗江、如皋种群对杀虫双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2.4、4.4和5.1倍。如皋、高淳和邗江种群对杀虫单的敏感性差异不大。
关键词: 水稻;杀虫剂;三化螟;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烟酸水平对肉鸭后期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72只21日龄樱桃谷鸭平均分成4组,分别添加0、30、60、90mg/kg烟酸进行3周饲养试验。测定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表明:①日粮烟酸水平不影响ADFI、ADG、F/G(P>0.05),但与ADFI、ADG、F/G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P<0.01)。②日粮烟酸水平可能影响TCH、TG、LDL-C、HDL-C,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基础日粮烟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35mg/kg和0.16%时,建议肉鸭后期烟酸添加水平为60mg/kg。
关键词: 肉鸭;烟酸;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主要棉区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江苏农业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点滴法,以在室内饲养的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作为相对敏感种群,对江苏省5个市(县)棉铃虫田间种群进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泗阳、东台、通州、六合和南京东郊等地棉铃虫对久效磷已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126~386;南京郊区和泗阳棉铃虫对甲基对硫磷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5~83;泗阳棉铃虫对辛硫磷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30;而六合棉铃虫对辛硫磷已接近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9。鉴此,还对有机磷杀虫剂在目前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种群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从菲律宾Laguna 省水稻植株上分离获得的700 个细菌菌株进行离体与生物测定发现:在水稻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格兰氏阴性、非致病性、对纹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用Biolog 微板的方法鉴定了195 个细菌菌株的种类。在147 个格兰氏阴性菌株中有14 个属39 个种,在48 个格兰氏阳性菌株中有8 个属13 个种。在195 个被测菌株中最为常见的种是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和Pseudomonas pudita ,并且上述3 个种内具有拮抗性能较强菌株的比例相当高。因此,这3 个种的细菌对水稻病害的生物防治很有潜力。用PCR 的方法分析上述3 个细菌种部分菌株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同一属不同种菌株之间的DNA 带谱有一定的交叉;不同属之间的DNA带谱的差异明显大于种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拮抗细菌 种群分布 生物多样性 水稻纹枯病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繁殖障碍中草药防治技术与作用机理
《中兽医学杂志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乳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发展乳业生产的需要和祖国医学的特点,我们应用研制的中药系列制剂防治奶牛繁殖障碍共2689头,取得满意疗效。其中应用“复方仙阳汤”、“促孕酊”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528例,有效率为95%,三个情期的配种、受胎率86.85%。应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促进产后母牛子宫复原,试验组母牛产后发情时间较对照组提早20.17天,产后100天内的受胎率较对照组提高19.4个百分点,两者差异显著(P<0.05)。使用“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1601头,其中预防231头,三个情期的受胎率为93.4%,第一个情期的受胎率为62.7%,分别较未用药的对照组提高7.0和10.2个百分点;治疗子宫内膜炎1370头,有效率95.04%,治愈后发情配种受胎率为90.8%;西药治疗组有效率为86.4%,受胎率为80.4%,清宫消炎混悬剂的有效率及受胎率分别较西药组提高8.64、10.4个百分点。应用“祛衣散”预防胎衣不下125头,12小时内有113头顺利排出,胎衣排出率为90.4%,未用药的对照组92头,12小时内胎衣排出率78.3%,试验组较对照提高12.1个百分点。三个情?
关键词: 繁殖障碍,中药,作用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