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小麦品种的品质及改良之管见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 南方小 麦品种的 营养品质 欠佳,其 蛋白 质、赖 氨酸 含量 低 于国 际 和全 国平 均 水平,出粉率 也明显 偏低。要 改善南方 小麦品质 ,首先应 实行良 种良法配 套,充分 发挥现有 优质品种 的作用。其 次要筛选 优质材 料杂交,利 用基因 重组和累 加作用 ,通过严格 鉴定、选 择,培育 优质品 种。还可通过 诱变育 种、远缘杂 交和生 物技术等 方法,改 进我国南 方小麦 品种品质
关键词: 小麦;品质;蛋白质;赖氨酸;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养兔杂志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8年底至1999年元月,山东枣庄某兔场发生一种疾病,病兔主要表现为吃料减少甚至废绝,精神沉郁,四肢无力,部分病兔发生腹泻,病程短,一般发病后3天内死亡。该场原有400多只兔,发病一个多月,死亡60余只,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率达15%,死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光B辐射对菠菜和小白菜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用13.0kJm-2day-1的紫外光B(UV-B)照射菠菜“华菠一号”和小白菜“矮脚黄”,以研究UV-B对两品种叶片氮代谢的影响;对照为无UV-B照射。结果表明:UV-B辐射降低了菠菜和小白菜的单株叶鲜重,并使其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下降。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叶片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酶活性明显升高。UV-B辐射诱导菠菜和小白菜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迅速升高,并导致其体内吸收UV-B的类黄酮化合物大量积累。因此推测,经UV-B辐射后菠菜和小白菜叶片内的氮代谢向有利于类黄酮合成的方向进行,类黄酮的积累可能是植物抵御UV-B的一个共同效应。
关键词: 菠菜;小白菜;紫外光B;类黄酮;氮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宁麦9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宁麦9号(原编号宁931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多,结实率高,抗病力强,耐湿性好,易于栽培,是适合大面积种植的高产、稳产新品种。宁麦9号于1997年10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正式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江苏省大部分主栽品种上能分离到2 个以上小种且不同品种上其小种的组成有一定差异,构成了田间小种结构的复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虫育种研究
《棉花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棉花常规抗虫品种抗虫性表现的本质分两个方面即形态抗性和生化抗性阐明了国内外抗虫育种研究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棉花的抗虫性鉴定方法及其评判指标、分级标准。同时对棉花抗虫性遗传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抗虫棉研究的必要性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棉花;抗虫育种;抗虫性;鉴定;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仔兔脑积水病的诊治
《中国养兔杂志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基本情况辽宁省某兔场饲养了150只成年獭兔,1998年春季繁殖阶段发现仔兔长到10日龄后出现颅骨突起,逐渐变大,呈鹅瘤状,生长速度减慢,眼瞎或睁不开,病兔逐渐死亡,发病率高达70%左右。种母兔有不孕、流产等现象出现。1998年5月停止繁殖,12月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7年本课题所做的用甜菜碱替代蛋氨酸的试验,证明甜菜碱可作为蛋氨酸的代替物。根据省科委对“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的管理要求,甜菜碱的示范应用试验安排在省科委确定的宿豫县科技示范园区,具体实施地点为隶属宿豫县粮食局的六兴集团肉鸡场,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汇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