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简化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番茄研究初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摘要:采用简化营养液膜技术栽培番茄过程中,根系液温保持在贮液池液温与气温之间,养分吸收浓度以生长中期为低,而单株日均吸水量则以生长中期为最高。随着植株的生长,吸收的磷和钾比例增大,氮、钙和镁则有所下降。栽培床下部植株生长优于上部植株。平均单株产量为2.25kg,与对照砻糠灰袋培植株产量相近,但其根系则明显比对照植株发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粉凝胶电泳法对桑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蚕业科学 1988

摘要:用淀粉凝胶作支持物的平板电泳法,以叶、芽和茎皮为材料作桑若干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其同工酶谱在同一品种不同器官间表现出不同,而同一品种同一器官在不同植株间则无差异;用作分析的材料以芽最好,经本方法同工酶分析鉴定,R81—1和R81—2是以新一之漱为亲本的遗传性变异的突变体。在桑同工酶分析研究上,用淀粉凝胶作支持物的平板电泳法比以往采用的聚丙烯酰胺法要好,不仅表现在效果好、成本低,而且在正负两极的凝胶板上均能显现出酶带,一次电泳还能分析好几种同工酶。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过氧化物同工酶 淀粉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值对高效液相(OPA法)测定氨基酸的影响

氨基酸杂志 1988

摘要:前言氨基酸的分离是在强阳离子中变换柱子通过pH梯度进行的。洗脱出来的各种氨基酸再与OPA反应生成衍生物,最后应用萤光检测分离出的各种氨基酸。其反应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茧质与丝质间若干性状相关分析

蚕业科学 1988

摘要:测试茧质与丝质的内容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丝质要比茧质复杂,费工费时。但作为评茧,可否只调查茧质来衡量丝质以替代缫丝计价?是值得探讨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秀水27”的突变品系性状研究

核农学报 1988

摘要:矮秆、丰产、迟熟的晚粳稻品种“秀水27”经辐射诱变处理后,获得了比“秀水27”早熟6—11天的早熟突变新品系9份,株高显著降低的特矮秆突变品系5份,蛋白质含量比亲本高6%以上的突变品系8份。还选到千粒重增加,每穗粒数增多的突变新品系。经抗性接种鉴定,多数突变品系保持了原品种的抗性,还有少数突变品系的抗性比原品种提高,有的品系不仅保持了原品种的矮秆抗倒,较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特征和特性,而且生育期缩短,每穗粒数增多,提高了丰产水平,很有可能成为直接应用于生产的突变新品种。此外,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用作种质资源。

关键词: 辐射诱变 水稻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疫病流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蚕业科学 1988

摘要:为探求桑疫病流行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将1981—1987年的气象因子与桑疫病危害严重度进行了相关性测定。结果表明:桑疫病流行与7月中旬—8月中旬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34℃的天数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雨量、雨日、旬降水量>80mm出现次数及台风次数呈正相关。7月中旬—8月中旬的平均气温在28℃以下,最高气温>34℃的天数在10天以下,相对湿度达85%左右,雨量在200mm以上,雨日20天左右,旬降水量>80mm出现2次,台风2次以上,为重发病年。将1978—1986年的上述气象因子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别方程,为预测桑疫病流行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桑疫病 预测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文工具书使用效益略例

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8

摘要:近年来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重点,开始由以往直接为用户提供资料转到指导读者对工具书的使用上。为此我馆十分注重工具书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在为读者提供利用外文工具书方面下功夫,使收藏的外文工具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 我院图艺所食用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在培育食用蔺新品种过程中,十分注意收集保存地方品种资源,建立“基因库”。三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我省泰顺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螟对寄生植物的选择和季节消长

昆虫学报 1988

摘要:瓜螟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是葫芦科植物的重要害虫。试验表明幼虫最嗜食冬瓜叶,其次是黄瓜、丝瓜和西瓜,对南瓜和蒲爪叶取食较少。雌蛾产卵时对植物有选择行为。在杭州每年从7月中旬起最多发生四代。十一年黑光灯下资料表明。灯下始蛾不早于七月上旬,终蛾不迟于十一月下旬,蛾蜂在八月下旬。卵、幼虫、预蛹和蛹历期(天)与日平均温度(℃)的关系分别是:Y_e=18.500—0.550X,Y_1=35.203—0.901X,Y_(p&p)=59.705—1.785X。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和瓜螟小室姬蜂(Scenocharops sp.)是首次报道的瓜螟寄生蜂,前者年平均寄生率达54.2±38.2%。另发现瓜螟绒茧蜂(Apanteles sp.)、扁股小蜂(Elasmus sp.)和病毒。

关键词: 瓜螟 寄生植物 季节消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茧丝质量与蔟中环境关系的研究

蚕业科学 1988

摘要:我们以家蚕的12项茧、丝性状,三种蔟中环境为对象,进行了主效应成分,基因型与蔟中环境互作度的研究,探讨基因型,蔟中环境以及基因与蔟中环境互作三者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果树科学 1988

摘要:杨梅褐斑病是由Mycosphaerella Myricae引起的叶片病害,分布很广,对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本病在5月中旬以后形成子囊孢子散出传播,无二次侵染。若在5月中下旬喷布1—2次波尔多液,7月初果实采收喷布1次托布津,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连续防治2—3年,可使产量和品质得到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