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
《北京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提取4种血清型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证明这些血清型的外膜蛋白主要由2条带组成,位于30~43KD。用血清型O78的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结果显示,其与这4种血清型的外膜蛋白均发生反应,表明4种血清型的主要外膜蛋白不仅具有抗原性,而且具有交叉免疫性。
关键词: 禽大肠杆菌,外膜蛋白,SDS-PAGE,免疫印迹试验


土壤中莠去津对几种蔬菜作物的安全浓度的测定
《农药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盆栽实验,测得土壤中莠去津对大白菜、黄瓜、油菜、甘蓝、番茄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80、0-091、0.102、0.104 和0-126mg/kg,死亡浓度皆为0-4mg/kg。当土壤中莠去津含量低于安全浓度时,促进其生长,而高于安全浓度时,则抑制生长


一、青花菜栽培技术问答(一)
《蔬菜 》 1999
摘要:一、青花菜起源何处,何时引入我国?答:青花菜又叫绿菜花、西兰花,正名为嫩茎花椰菜。学名为BrasslcaOlcracea。起源于地中海东部沿岸,于19世纪传人我国,因其产量低,所以种植不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蔬菜营养及多样化的追求,ylJ80年代生产...


诱变育种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
《北京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1诱变育种的现状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诱导植物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并根据育种目标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或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的一项现代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既能诱发基因突变,又能促进遗传基因重新组合,提高重组率,在短时间内获得优...


乙草胺和嗪草酮水基性制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变传统的将乙嗪合剂加工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的惯例,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水基性除草剂———28 % 乙嗪悬乳剂。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乙草胺与嗪草酮混用对防除某些杂草有互补作用。采用孙云沛法测定表明,两者混用对牛筋草和苘麻有增效作用,对马唐和反枝苋有相加作用。对杂草马唐、藜和反枝苋使用后测定,28 % 乙嗪悬乳剂对玉米、大豆、花生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57 ,2-28 和2-14 ,2-17 。经1996 ~1998 年田间试验表明,除沙性土壤外,28 % 乙嗪悬乳剂可以在大豆、玉米、花生地作为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安全使用,适宜的剂量为2250 ~3000 g/hm2 ,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在多雨年份可达94-2 % ~99-0 % ,干旱年份可达81-2% ~84-5 % 。并对28% 乙嗪悬乳剂的关键加工技术,物化性能和安全使用技术作了论述。
关键词: 乙草胺 嗪草酮 水基性制剂 农药制剂加工 除草剂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