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肥尾羊脂肪特性研究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肥尾羊的脂肪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脂肪的碘值为59.6g I2/100g,酸值为0.095mg KOH/g,皂化值为190.9mg KOH/g;脂肪酸主要由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构成,分别占总脂肪酸总量的8.9%、23.6%、13.5%、34.9%、2.4%、1.3%;氨基酸的含量占样品总质量的0.02%,羊脂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环丁醇、环己烷、乙酸乙酯等26种挥发性成分组成。
关键词: 肥尾羊 性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麦后免耕滴灌复播青贮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复播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筛选适宜于新疆北疆麦后复播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以3个生育期不同的玉米品种新玉15号、新玉28号和垦青129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结果】在北疆地区选择新玉15号、新玉28号作为麦后复播青贮玉米种植,可以正常成熟;垦青129麦后复播种植不能完全成熟。复播青贮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后急速下降,干物质积累从小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速度最快。【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种植复播青贮玉米选择生育期在95~100 d的玉米品种是达到高产优质关键,新玉15号和新玉28号可作为新疆北疆光热资源较丰富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复播青贮玉米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法制取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为发酵菌种,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料液比对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法制取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工艺。结果显示:发酵法制取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21h、接种量1%、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得到SDF产率为(17.25±0.23)%,所制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素的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3.38mL/g、4.32g/g和1.87g/g,与原料相比膳食纤维的纯度和理化性质均得到一定提高。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其品质指标,是一种较好的高品质膳食纤维制备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绿洲农区油葵区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油葵区试的14个品种为材料,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盘粒质量、单盘小花数和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8.14%、15.53%和14.45%,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03;茎粗、葵盘直径、单盘小花数和结实率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6.66%。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产量和籽仁率、百粒质量、单盘粒质量均高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早熟大豆品系筛选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番茄皮膳食纤维对体外发酵体系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对添加不同处理番茄皮膳食纤维(原料直接粉碎,原料超微粉碎,原料挤压膨化后超微粉碎)进行发酵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进行测定,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体外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均能显著(p<0.05)提高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及异丁酸的含量,其中挤压膨化后超微粉碎效果较好,分别提高了157%,183%和43%;三种处理方式均能降低反应体系中丁酸及戊酸的含量,其中粗粉碎和挤压膨化后超微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20.4%和29.7%。三种处理方式对反应体系中异戊酸的产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氨基酸组成及含硫量和含氮量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特性,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为对照组,转Hoxc13基因绵羊为试验组,应用水解法测定羊毛17种氨基酸,质量法测定羊毛含硫量,凯氏定氮法测量羊毛含氮量。结果表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羊毛含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成分没有明显改变。
关键词: 转基因绵羊 Hoxc13基因 羊毛 氨基酸含量 含硫量 含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KAP6.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KAP6.1基因属于角蛋白家族,羊毛纤维的复杂结构主要由角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对于羊毛纤维的机械性能和主要构造起主要作用。本研究以69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技术、SSCP技术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KAP6.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KAP6.1基因存在C159T碱基突变和57 bp的插入/缺失,其中,C159T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B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3694,0.4574,0.1732,等位基因A频率为0.4560,等位基因B频率为0.5440。57 bp的插入/缺失位点存在2种基因型AA型(303 bp)和AB型(303 bp/246 bp),基因型型频率依次为0.9292和0.0707,等位基因A频率为0.9646,等位基因B频率为0.0354,实验证明KAP6.1基因能够作为优质细毛羊毛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KAP6.1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