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348条记录
新疆麦茬复播向日葵光合性能与产量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麦茬复播4个向日葵杂交种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葵10号最大叶面积指数为3.6,而新食葵6号最大叶面积指数为5.8。向日葵不同品种在生长期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变化呈"S"型曲线,但新食葵6号的干物质积累较大,与产量不成正比。复播油葵单株光合势变幅在5.93~16.86m2.d,光合势与生物产量和子实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净光合效率的平均值为10.08g/m2.d。

关键词: 新疆 向日葵 麦茬复播 光合性能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磷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等量施肥条件下,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不足的施氮量和施磷量虽然能提高氮、磷肥的农学效率,但是却明显降低了产量,氮、磷肥的偏生产力变化趋势同其农学效率;滴灌随水施肥,氮肥利用率高于滴灌常规施肥3个百分点,钾肥提高4个百分点,滴灌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关键词: 滴灌小麦 配比 产量 养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对翻转双向超深耕犁进行了2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了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试验结果,认为该试验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翻转双向超深耕犁的作业质量及评定机具性能,能为不断改进提高超深耕犁的性能提供了科学、先进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手段。

关键词: 超深耕犁 翻转双向 试验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性耕作对复播油葵干物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条件下复播油葵干物质积累规律,指导生产实践。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复播油葵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免耕复播油葵可以使生育期延长;复播油葵干物质积累呈直线上升趋势,总体干物质积累水平犁地处理低于免耕处理;干物质增长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2种耕作条件下,净干物质分配均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免耕处理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略低于犁地处理。而花盘直径、结实率及百粒质量等性状却优于犁地处理。

关键词: 油葵 保护性耕作 免耕 复播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杂交棉主要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疆主推的14个杂交棉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多年多点栽培试验,对17个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现蕾期、吐絮期、生育期、始节高、黄萎病病指极显著负相关,与开花期显著负相关,并且籽棉产量与铃质量、株高显著正相关,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黄萎病病指与现蕾期、生育期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期、始节高显著正相关;始节高与现蕾期、吐絮期、生育期极显著正相关。产量性状因子、铃部性状因子、枯萎病因子、衣分因子和开花期因子5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7.469%;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可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其中金垦杂1064、七杂5号、新陆早43号的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 北疆杂交棉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扩增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的编码基因,并预测OmpH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从而探讨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H在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H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全长1 478 bp,ORF包含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有少量的α-螺旋和延伸带;推测OmpH蛋白有1个细胞黏附位点、2个糖基化位点。

关键词: 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 外膜蛋白H 二级结构 B细胞抗原表位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秸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布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甜高粱秸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布的研究,为提高甜高粱秸秆的能量密度和饲料质量提供依据。对甜高粱组织进行人工分离、分别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发现糖分主要存在于髓,其次是皮中,占总量的91%以上;蛋白质、脂肪、灰分主要存在于叶中;纤维素主要存在于皮中;穗中的各营养素含量很高,但总量很少。营养素在秸秆,组织中的不均衡分布为秸秆的分离利用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甜高粱 秸秆 营养成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降解地膜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物因素在地膜降解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可降解地膜在南疆2种典型土壤林灌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中的生物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6种地膜的生物降解差异很大,其中陕西膜X 1的CO2累积释放量远远高于其他5种地膜。同种地膜在不同土壤中的生物降解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差异最大的为PE膜,在林灌草甸土中的CO2累积释放量高于亚高山草甸土的4倍左右。最后通过研究地膜的生物降解模型,发现地膜在生物降解过程均符合一元多项式方程,即Polynomial Fit,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模拟方程的一般形态为:y=a+bx+cx2+dx3+…,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因此,地膜进入诱导期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生物降解发挥着主要作用,开始由碎片状低聚物在微生物和生物酶作用下水解变成尺寸更小的碎片进行生物降解,最后被吞噬细胞吸收,或进一步水解,生成CO2和H2O,其降解规律均符合Polynomid Fit模型。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生物降解 CO2释放量 降解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份对绵羊卵母细胞采卵数及体外成熟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月份对绵羊卵母细胞采卵数及体外成熟的影响,采用切割法获得不同月份绵羊卵母细胞,统计分析可用卵母细胞数和体外培养成熟率。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延续,卵母细胞获得数从5月的(3.53±0.27)(个/d)稳步增加到11月的(5.16±0.15)(个/d),差异极显著(P<0.0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也显著提高,其中8月份成熟率极显著高于5月、6月、7月(P<0.01);9月、10月、11月卵母细胞成熟率又极显著的高于8月(P<0.01),同时季节和气温对绵羊卵母细胞采卵数和利用也有显著影响(P<0.01)。因此,不同月份采卵显著影响可用绵羊卵母细胞数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水平。

关键词: 月份 卵丘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扩展莫尼茨绦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扩展莫尼茨绦虫中克隆β微管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以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结果】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全长1 571 bp,编码444个氨基酸,与日本血吸虫的β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78.6%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9.6 ku,等电点为4.96;1~4位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140~146位GGGTGAG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在99~106位和391~410位存在两个典型的β微管蛋白保守区;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为细胞的骨架蛋白。【结论】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实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扩展莫尼茨绦虫 β微管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