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摘要: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玉米生产中,针对施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设计了小型手推底肥深施器(专利号ZL201620175745.6).此项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底肥的施用,使用方便,施肥效果好且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省工省时,深受农民的喜爱,可为该区域玉米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施肥 问题 对策 手推底肥深施器 山区半山区 吉林省东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营养高效利用型品种筛选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获得大豆营养高效利用型品种,设置施肥和不施肥2个处理,采用5种指标营养利用因子的评价方法对40个大豆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GGE双标图数学模型方法对初筛结果进行综合评比鉴定.结果表明:黑农63、黑农58、垦丰4、黑农46、合农75、黑农44、KF102、131560-29、131560-45、黑农64、黑农56、黑农34、黑农68、黑农82、黑农80和黑农85在多指标综合鉴定中表现出具有较高的营养高效利用能力.针对初筛结果利用GGE双标图数学模型方法综合对比得出131560-29、黑农68、黑农64和黑农75在多环境及多指标鉴定中均表现出较强的营养高效利用能力.该结果为适于黑龙江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节本绿色大豆生产提供了重要材料.

关键词: 大豆 营养高效利用 品种 营养利用因子 GGE双标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地区黄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中国瓜菜 2020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类群黄瓜种质资源的商品性状及产量,为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和选配育种亲本提供参考依据,选取12个农艺性状对43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黄瓜性状综合成4个主要成分,即果实大小因子、叶片因子、颜色因子、产量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959%,基本反映了供试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信息.Q型聚类将43份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5.72处分成3个类群,类群Ⅰ为欧洲温室型黄瓜,类群Ⅱ为华北型黄瓜,类群Ⅲ为华南型黄瓜,该类群多样性丰富,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类群.综合分析表明,单瓜质量、瓜长、瓜刺类型、瓜把长、叶片长、叶片宽、瓜皮色和产量可作为黄瓜种质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亚类群Ⅰ和亚类群Ⅱ可为高产黄瓜品种的培育提供亲本材料.

关键词: 黄瓜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善代谢综合征作用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具有改善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乳杆菌,本研究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代谢综合征小鼠模型,以小鼠体质量、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为指标,从传统发酵食品中自主分离鉴定出6株乳杆菌并评价其改善代谢综合征作用.API 50 CHL糖发酵和16S rDNA部分序列测序比对结果表明,6株乳杆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6株菌均具有降低小鼠体重、调节血脂紊乱、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但菌株间作用有差异.其中,植物乳杆菌S9能够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29.26%),并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13.22%)、甘油三酯TG(9.97%)、低密度脂蛋白LDL-C (21.31%)、游离脂肪酸FFA(32.33%)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15.91%)的水平.植物乳杆菌S9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 12.0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20.46%、白细胞介素-6,IL-615.90%、C-反应蛋白CRP 37.28%、脂多糖LPS 10.01%).因此,基于上述筛选评价的结果,植物乳杆菌S9可作为潜在的功能性菌株用于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代谢综合征 降血脂 胰岛素抵抗 抗炎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新吉林黑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养猪 2020

摘要:新吉林黑猪作为东北优良的地方品种深受养殖户的喜爱,做好日常饲养管理是提高新吉林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母猪窝均产活仔数是衡量规模化猪场生产力和母猪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是养猪生产运行中的重点.而母猪生产中,生产性能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种猪选育、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等方面对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关键因素进行简单的阐述及分析,并总结影响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生产性能 种猪选育 饲养管理 配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东北平原西部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评价,与常规耕作相比较,探究秸秆旋混和秸秆覆盖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较常规种植方式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产9.84%,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产8.01%;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碱解氮提升4.97%、有效磷提升67.17%、速效钾提升12.33%、全氮提升6.28%、全磷提升14.74%、全钾提升0.98%、pH降低1.83%、有机质提升7.55%,同时减少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与常规种植方式比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增收21.21%,秸秆旋混耕作方式增收10.60%。综上所述,秸秆还田结合覆盖与旋混耕作方式可在该区域适当推广。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农业技术"科-教-推-农"协同推广工作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中国农技推广 2020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以农业优势产业为主线,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牵引,构建需求关联和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进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高效协作,形成了上下贯通、优势互补的农技推广协同服务新机制。2018年起,吉林省以农业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为契机,不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在重大项目合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在其他项目开展和技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探索出一条"科—教—推—农"协同推广的高效机制,为全省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井市马铃薯优质品种筛选试验研究及综合评价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龙井市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于2018年引进了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从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块茎性状及生理缺陷、主要病害、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薯10号和延薯12号生育期较短、丰产性较好、商品薯率较高,二次生长率和裂薯率也比对照低,均适合进行大面积种植。龙薯11号生育期较长,商品薯率也较低,二次生长率和裂薯率相对其他品种也稍高,但是产量位居第三位,较CK1有明显的提高,与CK2产量也相差不多,可作为替补品种在龙井推广种植。其余品种产量低,综合性状差,予以淘汰。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大斑病发生防控现状与展望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危害损失率在8%左右,严重发生时可导致大幅度减产。近年来,随着大斑病感病品种的普遍推广,加之秸秆还田利用后大斑病病原基数过大,气候条件适宜的时候,在东北春玉米产区常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本文结合近年来吉林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现状,对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大斑病的综合防控以及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一体化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控制前移 一体化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43份黄瓜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叶片性状、果实性状、风味品质、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获得丰产类型的种质12份,风味较好的种质6份,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种质5份,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种质6份,为育种亲本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从中筛选出综合表现优异的H2和H34可作为今后重点选育或推广的黄瓜品种.

关键词: 黄瓜 种质评价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