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嫁接树砧穗互作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从砧木对接穗和接穗对砧木两个方面概括作物砧穗互作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砧穗互作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 砧木 接穗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家族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xysterol-binding proteins related proteins,缩写为ORPs)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保守的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脂类的合成、转运以及信号转导等。以酵母OSH蛋白、哺乳动物ORPs家族蛋白等为例,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基因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关键词: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 ORP 细胞信号转导 蛋白家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5份腰果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75份国内现有的腰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利用45个随机引物对75份腰果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40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94条,多态率达72.24%,表明75份腰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态性。75份国内现有的腰果种质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90~0.93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41;通过UPGMA法建立了75份腰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聚类图,当D=0.79时,将75份腰果种质划分成16个类群。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相同的种质资源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腰果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15)N标记氮肥研究肥料氮素在橡胶树幼苗叶片中的动态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本文以热研7-33-97芽接橡胶幼苗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相同施氮量情况下,肥料氮素在橡胶树幼苗叶片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氮肥品种为15N标记的CO(NH2)2、15N标记(NH4)2SO4、15N标记Ca(NO3)2和15N双标记NH4NO3。结果表明,橡胶树幼苗叶片对四种15N标记氮肥吸收分配势(Ndff值)总体上均随施肥时间的延长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氮肥处理间叶片Ndff值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生长期橡胶树幼苗叶片对肥料氮的征调能力总体上表现为:NH4NO3-15N>Ca(NO3)2-15N>(NH4)2SO4-15N>CO(NH2)2-15N。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Ndff值,发现两者之间总体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橡胶树 叶片 15N标记 Ndff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红毛丹炭疽病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研究培养基、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红毛丹炭疽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在PDA、CA和CZ培养基上生长较好,10~35℃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在pH3~11都能生长,pH5~8生长较好,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佳pH值为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99%时不能萌发;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鼠李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甘露糖和木糖最好;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无机氮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红毛丹 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毒素的纯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利用海南橡胶树多主棒孢培养液,通过透析、冷冻干燥浓缩、硫酸铵沉淀以及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粗毒素进行了浓缩与提纯,获得的粗毒素通过生物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获得较纯的具有活性的蛋白毒素,其在凝胶电泳中显示分子量约为14.4ku。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毒素 分离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了4株绿僵菌对甘蔗螟虫3~4龄若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绿僵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先接虫后喷施菌剂时,菌株对甘蔗螟虫若虫致病力的强弱顺序为JF813>HS1>MA4>JF883;先喷施菌剂后接虫时,菌株对甘蔗螟虫若虫致病力的强弱顺序为MA4>HS1>JF813>JF883。在接种各菌株孢子浓度为1×108个/mL时,菌剂对甘蔗螟虫若虫的致死率高。其中JF813菌株对甘蔗螟虫若虫具有很强的二次侵染能力,HS1菌株在两种处理方式中致病力稳定。

关键词: 绿僵菌 甘蔗螟虫 致病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残留氨基甲酸酯农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具有在线柱后衍生流路及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果蔬样品经匀浆后用乙腈萃取,经固相萃取柱纯化。用甲醇及二氯甲烷(1+99)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淋出液经氮吹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所得溶液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Carba-mate Analysis柱(3.9 mm×150 mm,5μm)作为固定相,并用不同比例配制的甲醇和水的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在线柱后衍生化系在一反应器中进行,0.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及衍生化试剂邻苯二甲醛溶液均以0.5 mL.min-1速率引入于反应器中。采用339 nm及445 nm分别作为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得6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在0.01~2.5 mg.L-1之间,其检出限(3S/N)在0.5~3.0μg.kg-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86.4%~103.0%之间。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柱后衍生化 残留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水果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蔗区甘蔗黑穗病菌的分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由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危害甘蔗生产。为了能够准确鉴定海南黑穗病菌和选育出抗黑穗病的甘蔗品种,对采自海南省8个市(县)24个蔗区的24份甘蔗黑穗鞭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所分离到的病原菌即是甘蔗黑穗病菌(Ustilago scitaminea Syd.)。结果将为甘蔗黑穗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菌 病原菌分离 ITS-PCR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