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叶用萝卜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江蔬菜 2012

摘要:综述了叶用萝卜的特点、营养成分及育种现状,阐述了叶用萝卜的育种特点及育种技术,提出应在充分挖掘我国叶用萝卜种质资源基础上,大量引进日本和中国台湾培育的叶用萝卜品种,以速生、优质、丰产、特异抗逆性强为目标性状,加快我国叶用萝卜育种进程,并应配合研究相应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叶用萝卜 十字花科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皋鸡不同时期肌肉组织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如皋鸡不同时期肌肉生长发育机制。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在不同生长阶段下(2~12周龄)如皋鸡肌肉组织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13 379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动态图谱。在不同生长阶段下肌肉组织生长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与2周龄相比,4和12周龄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多于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6、8和10周龄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少于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同时对杂交数据进行多种聚类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4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其结果和芯片杂交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初步建立了不同时期肌肉生长应答基因的动态表达谱,比较全面地获得了肌肉生长应答基因,初步揭示了如皋鸡不同时期肌肉生长发育机制。

关键词: 如皋鸡 肌肉生长 基因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草细胞壁成分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关系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提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为目标,在保持一定干物质产量的同时,通过研究象草细胞壁成分与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细胞壁成分,为筛选高消化率象草育种材料和选育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矮生多蘖、较高中蘖、较高少蘖以及高大少蘖型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依次增加,细胞壁成分NDF、ADF、ADL、HEM、CEL含量则依次降低;第一次刈割时的叶片、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明显高于第二次刈割,同一刈割时期的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叶片。叶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CEL含量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ADF、CEL、ADL含量以及ADL/HEM、ADL/CEL、ADL/(HEM+CEL)比值之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IVDMD与细胞壁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两个较为稳定的主成分,一为ADL含量及ADL/CEL、ADL/(HEM+CEL)比值,二为HEM含量及HEM/CEL比值,因此认为ADL、HEM含量为象草细胞壁成分中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象草 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细胞壁成分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棉花品种对不同黄萎病菌的抗性差异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了4个棉花品种(泗棉3号、鲁棉研21号、苏棉22号和常抗棉)对江苏不同地区的3个落叶型黄萎病菌菌株(V07DF2、GY-2和V08SY-3-3)和3个非落叶型黄萎病菌菌株(BP2、DF-CQ-2和V08SY-3-2)的抗、感情况。鉴定结果显示,在高浓度病菌接种的情况下泗棉3号的抗病性最差,对6个黄萎病菌株都表现为高感;苏棉22号、常抗棉和鲁棉研21号对不同菌株抗感差异较大,苏棉22号对落叶型菌株GY-2表现为耐病,但是对落叶型菌株V07DF2和V08SY-3-3表现为高感;常抗棉对非落叶型黄萎病菌菌株BP2表现为耐病,但是对非落叶型菌株DF-CQ-2又表现为高感;鲁棉研21号对落叶型黄萎病菌菌株V08SY-3-3表现为耐病,但是对落叶型菌株V07DF2和GY-2表现为高感。这一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不同,不同品种对同一黄萎病菌株的抗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培育广谱多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对解决黄萎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黄萎病抗性 广谱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发生物肥料 减少化肥用量

中国农资 2012

摘要:化学肥料投入数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不断下降.耕层土壤迅速流失.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土壤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其保肥保水性明显降低.土壤酸化、碱化、盐渍化现象不断出现,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降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探索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许多国家对化学肥料的投入已经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并开始引导农业向全面利用有机生物肥料逐渐过渡.

关键词: 有机生物肥料 化肥用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发 人类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化学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新品种苏蚕豆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是江苏省主要栽培的冷季鲜食豆科作物之一,在高效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生产上普遍缺少适合东南亚市场及北京、上海经济区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的蚕豆新品种。苏蚕豆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干青兼用型蚕豆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介绍了苏蚕豆2号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新品种 蚕豆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草莓—蕹菜水旱轮作模式下蕹菜栽培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连续3年种植草莓的地块进行蕹菜水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草莓—蕹菜水旱轮作是一项新的、可行的、高效的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育苗移栽方式种植蕹菜优于田间直播方式,在育苗移栽方式下种植泰国空心菜,最多可以增收39 324元/hm2。

关键词: 草莓 蕹菜 水旱轮作 设施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探讨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促进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并融入国际发展潮流,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提出并进一步明晰了农业模型概念与分类,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的相互关系、意义与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新动态,通过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广义上,农业模型是为研究农业问题的定量规律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总称,包括农业生物模型、农业环境模型、农业技术模型以及农业经济管理模型等;狭义上,农业模型主要包括农业植物模型、农业动物模型、农业微生物模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模型等。数字农业体系分为数字种植业、数字林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数字农村工业以及数字农产品市场与管理等。农业模型之间发展不平衡但各有特色;农业模型间的协同较少;不同学科背景下农业模型之间缺乏开放源式的整合与互操作框架;农业模型的检验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数字农业的应用还较少,但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它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业模型 数字农业 发展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质抗病高产育种的研究与实践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近十年来在粳稻品质、抗性和产量潜力改良方面的理论研究与育种成果。实践证明,选用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对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早代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效果;对鉴定难度大的性状利用主基因功能标记和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加快多基因聚合速度。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选择应注意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间的相互协调,特别要重视稳产性、广适性、抗倒性和后期熟相的选择。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抗病 高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探讨——以兴化市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2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对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需求,并以兴化市为例,总结了目前市场化农技推广的新做法,指出了实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支撑条件,如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培植销售网络、降低风险成本等,提出了建立和规范农业科技市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扶持体制等促进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技推广 新型模式 运行管理 实证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