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品种绥农10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 绥农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绥农4号作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绥农10号的种植范围不仅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至第三积温带上限的各市县及东部各农场的广大地区种植,而且还扩大到内蒙、吉林等省(区)大部分地区种植。1994~2002年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86.3万hm2,共增产大豆30.8万t,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2亿元。绥农10号遗传基因优良,且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耐重迎茬、品质优良、三四粒荚多、秆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诸多优点,示范推广力度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情况分析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1 999~ 2 0 0 1年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 2 1 1份大豆新品系进行大豆灰斑病菌的混合菌种接种鉴定 ,三年的鉴定结果是 ,表现高抗的只有 1份 ,表现抗病的 39份 ,占供试材料的1 8.4 8% ,中抗的 78份 ,比例是 36 .97% ,表现感病的 93份 ,比例为 4 4.0 8%。对来自 7个生态区的大豆品系抗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生态区供试材料中 ,抗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八一农大 -绥化 -哈尔滨 -佳木斯 -北安 -九三局 -黑河 ;中抗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哈尔滨 -佳木斯 -绥化 -北安 -九三局 -八一农大 -黑河 ;感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黑河 -九三局 -北安 -绥化-佳木斯 -哈尔滨 -八一农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施肥法对水稻产量及食味性状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4
摘要:通过三种施肥方法对影响寒地水稻产量及食味的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表明 :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株高、穗长、呈显著正相关 ;有效穗数与株高、穗长、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粗蛋白含量与植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提出 ,在三种施肥方法试验下 ,水稻的农艺性状及食味品质间差异显著 ,施肥方法处理 2实现了稻谷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基础上 ,改善了影响稻米食味的粗蛋白、直链淀粉及胶稠度含量 ,从而为提高寒地水稻食味品质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豆除草效果及药害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除草剂用量对金豆的药效和药害均有明显影响。在田间条件下,随着气温的升高、或空气相对湿度的增高、或除草剂用量的增加,金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提高,但对大豆的药害也明显加重。药害会抑制大豆正常生长,使大豆苗期株高降低11.59%~54.86%,鲜重降低4.17%~70.83%,叶片数减少0~33.85%;成株期株高降低2.33%~34.90%,株荚数减少0~49.58%,株粒数减少0.81%~50.97%,减产率为0.83%~52.40%。药害严重时可导致大豆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2%滴丁·异丙草胺乳油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2%滴丁·异丙草胺乳油对玉米田的稗草、狗尾草、藜、本氏蓼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野黍和苍耳等耐药性较强的杂草防效较差。72%滴丁·异丙草胺乳油的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适宜用药量为200~250mL/667m2,在此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甜菜糖业 》 2004
摘要:通过对组织培养中甜菜品系的染色体倍数性、无菌苗的苗龄、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光照条件的实验发现,这些因素均对甜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倍体品系制成的外值体在相同条件下要比四倍体品系的外植体发生褐变的时间延长,而且二倍体褐变的频率也低于四倍体;超过6周的无菌苗的外植体极易褐变;下胚轴、胚轴、叶柄出现褐变的时间早于叶片;NAA浓度超过0.2mg/L褐变率明显增高;光照时间超过16h的外植体很快褐变,光照强度在3000~4000Lux时,外植体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褐变,但再生率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