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氟甲烷磺酸水解-HPLC法测定小麦中结合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2
摘要:目的建立三氟甲烷磺酸水解?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小麦中结合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确立三氟甲烷磺酸水解小麦中结合态DON的最佳条件。结果水解温度60℃,酸浓度1.0mol/L,时间60min为最佳检测条件。检测了7个小麦样品中的结合态DON含量,在DON污染的小麦样品中均检出有结合态DON,其含量与游离态DON之比为0.20~0.36。结论所建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结合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三氟甲烷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Ca(N03)2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用营养液栽培,对80 mmol/L Ca(NO3)2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a(NO3)2胁迫下茄子嫁接苗株高和生物量积累显著高于自根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叶片O2.-产生速率与H2O2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叶片MDA含量与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自根苗.因此,Ca(NO3)2胁迫显著降低了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了O2.-产生速率、H2O2与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但嫁接苗受Ca(NO3)2胁迫的抑制程度显著小于自根苗,良好的活性氧清除机制保护了植株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嫁接苗在Ca(NO3)2胁迫下表现出较高忍耐力.
关键词: 嫁接茄子 Ca(NO3)2胁迫 活性氧代谢 膜脂过氧化


杜梨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PbCBLIO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杜梨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B—likeprotein,CBL)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方法】以杜梨幼苗为试材,运用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对PbCBLIO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结果表明.PbCBLIO基因编码区cDNA长度为801bp,编码的多肽由266个氨基酸组成。该多肽预测的等电点为4.56,估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45ku。其对应基因组DNA序列长1983bp,包括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通过PSORT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PbCBLl0蛋白位于质膜上的几率最大。PbCBLIO基因编码的多肽具有4个钙离子结合域EF手形结构和1个钙调磷酸酶A亚基结合位点。PbCBLl0与番茄S1CBLIO(NP_001239045)和拟南芥AtCBLl0(NP_195026)蛋白间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2%和77%,并与AtCBL10亲缘关系最近。PbCBL10基因在杜梨幼苗根、茎和叶片中均为诱导型表达,50~200mmol·L^(-1)CaCl2、20μmol·L^(-1)ABA、100mmol·L^(-1)NaCl、10%(w/v)PEG6000或180mmol·L^(-1)甘露醇处理后其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PbCBLIO基因具备植物CBL基因家族的固有特征,能够响应胞内钙浓度变化,对ABA、盐碱、干旱和渗透胁迫均存在转录响应。
关键词: 杜梨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酶法生产猴头菇饮料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猴头菇处理酶进行筛选,发现果胶酶酶解效果最好,酶解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PB实验发现,pH、温度、时间对酶解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为:加酶量2.0%,温度50℃,料液比1:40,pH4.0,时间103min,振荡频率150r/min,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92.00mg/g。


猪CD81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LEL区原核表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CD81基因特征及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本研究从猪PBMC的总RNA中扩增获得CD81全基因,测序后经比对分析表明,与已报道的序列同源性为99.7%~100%,与牛羊的同源性约为92%,其次为灵长类(约90%),大鼠和小鼠最低(约87%)。氨基酸序列分析其SEL和LEL区为主要变异区,尤其LEL区在不同物种间变异较大。进一步扩增其LEL区基因并以pGEX-4T-1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GST融合蛋白形式表达。


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3种中药生物碱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治疗作用,ICR小鼠腹腔注射6 mg.kg-1的内毒素3 h后,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再腹腔注射高(10 mg.kg-1)、中(5 mg.kg-1)、低(1 mg.kg-1)3个剂量的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并设立LPS攻毒组、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记录LPS攻毒后48 h内各组小鼠临床表现,测定体温、体质量及器官指数,检测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和川芎嗪能显著抑制体温升高,吴茱萸碱能显著抑制体质量下降和血清中LPS水平升高,青藤碱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增加,吴茱萸碱和青藤碱能显著改善小肠肿大等病变。结论:青藤碱、吴茱萸碱和川芎嗪3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