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西葫芦幼苗对低温弱光的响应及耐性评价指标筛选

北方园艺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赛玉母本’‘纤一白12’和杂交种"京葫33",以及不耐低温弱光的西葫芦自交系‘侯5父本’‘08-13父本’和杂交种"京葫一号"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温光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处理,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西葫芦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冷害系数的影响,以期筛选西葫芦耐低温弱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胁迫下,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变小,叶面积变化量减小,地上部分的干、鲜质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根系活力变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冷害系数升高。西葫芦幼苗下胚轴长度变化量、地上部分干鲜质量的变化量和冷害系数4项指标,可作为西葫芦苗期对低温弱光耐受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低温弱光 西葫芦 耐性 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心耐抽薹春大白菜及娃娃菜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经济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生产托管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然而由于其概念提出较晚,因此针对性研究较少,对其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就更少。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托管最新实践和黑龙江、山西、江苏、甘肃等省份的走访调研,基于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视角,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总结提炼了合作社主导、企业主导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三种主导农户组织化的方式,并分析不同组织方式下农户与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组织方式下,农户与生产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差异,一般市场型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三类农业生产托管组织方式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机制主要适用于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农业生产托管。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户组织化和服务规模化的有效手段,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 组织方式 利益联结机制 农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年限对京郊温室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北京郊区选取80个不同种植年限(0~30 a)的温室作为研究对象,以露地土壤为对照,探究了京郊设施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指标随种植年限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波动强烈,有效磷含量持续上升,有机质、速效钾、水溶性8大离子和细菌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CK相比,细菌数量在6~10 a增加了231.33%,真菌数量则随种植年限呈线性增加趋势,回归方程为y=3E+07x+2E+08(R2=0.9424**),在16~30 a增加了49.62%。土壤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α-葡糖苷酶(AG)、β-葡糖苷酶(BG)和磷酸酶(AP)活性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及部分盐离子(K+、Mg2+、NH4+)含量的增减导致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只有减少肥料投入、改变肥料种类和增施有益微生物菌剂,种植填闲作物、深耕等农艺措施,才能提升土壤质量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关键词: 种植年限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黄肉蟠桃新品种'瑞蟠101号'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101号’蟠桃是以‘瑞光39号’为母本,‘瑞蟠2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黄肉大果新品种。花蔷薇形,无花粉。果实扁平,平均单果质量333g,大果610g;果面80%以上着紫红色;果肉黄色,硬溶质,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粘核。果实发育期150 d。早果,丰产,盛果期产量34.5 t·hm-2

关键词: 蟠桃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鸡胚增殖工艺研究

中国家禽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标准毒株在鸡胚上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用IBV M41株分别以不同剂量接种同一胚龄不同鸡胚、不同胚龄普通鸡胚,以及IBV M41株接种普通鸡胚后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病毒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IBV M41株接种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母源抗体的SPF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4.5EID50,接种含有IBV母源抗体的普通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5.1EID50,最佳接种胚龄为11日胚龄,最佳收毒时间为48 h。按照此工艺制备疫苗,免疫SPF鸡,IBV抗体效价均符合规程标准。研究结果为用鸡胚高效、大量生产IBV M41株病毒抗原进而生产合格的IB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M41株 鸡胚 增殖工艺 病毒效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有机无机肥减量及其配施等措施对设施栽培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减量及其配施等措施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与传统有机肥施用量105.00×103 kg/hm2相比,有机无机配施较番茄传统施肥模式增产12.99%;施用有机肥减量25%,50%时,番茄产量较传统施用有机肥分别增产8.55%,8.84%,施用无机肥减量至50%,番茄产量显著降低。在番茄生长中期,有机肥和无机肥减量施肥处理中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当有机肥减量25%,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较传统施用有机肥模式分别增加1.41%,2.64%,10.34%;在番茄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土壤中养分含量随施肥量减少而降低,无显著性差异;与番茄生长中期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0~20 cm, 20~4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别由67.33,28.93 mg/kg增至90.95,40.66 mg/kg, 40~60 cm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由21.40 mg/kg降至14.97 mg/kg,而60~80 cm和8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基本持平;随施氮量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降低,也降低其淋溶风险。与传统施用量105.00×103 kg/hm2相比,当地设施番茄施肥总量可降低25%~50%,并适当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既可使番茄略微增产、降低土壤中硝酸盐淋溶风险,也能使土壤养分含量更适宜作物生长,维持土壤生产力。

关键词: 番茄 肥料减量 设施栽培 产量 土壤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耐裂西瓜新品种京颖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京颖是以自交系XM为母本,以自交系HX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优质耐裂耐贮小型西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嫁接后低温条件下易坐瓜,果实发育期30~35 d(天),全生育期约90 d(天);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锯齿状窄条纹,单瓜质量约2.0 kg,果肉红色、均匀,中心糖含量12%~13%,最高可达15.7%;果皮薄而韧,耐裂,不易脱水,肉质脆嫩,口感佳,耐贮运,货架期可达15 d(天);每667 m2产量3500 kg左右,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小型西瓜高品质栽培及远距离运输使用.

关键词: 小型西瓜 京颖 一代杂种 优质 耐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京农科728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机械粒收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首批通过籽粒机收组国家审定的主推品种京农科728为研究材料,于2016-2018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累计50个试点开展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以期为该品种示范推广和机械粒收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京农科728在6月1-22日播种,均能在9月10日-10月8日正常成熟,出苗-生理成熟期平均天数为100.3d。在生理成熟后10d左右机械粒收,平均籽粒含水率24.3%,平均籽粒破碎率3.9%,平均机收杂质率1.6%。京农科728机械粒收平均产量10 526.0kg/hm2,其中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试点机收产量最高,为12 078.0kg/hm2,有40个试点机收产量≥10 000.0kg/hm2,占比80.0%。机收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与籽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8和0.57,n=50),籽粒含水率是影响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京农科728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具有良好播期适应性,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最早9月中旬、最晚10月上旬均达生理成熟,机械粒收质量达国家机收籽粒标准,可实现玉米籽粒直收,且机收产量高,在黄淮海夏玉米区能够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和产量,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京农科728 机械粒收 机收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番茄品种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生理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弱光下两个番茄品种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生理特性,揭示不同番茄品种对弱光响应的差异,挖掘番茄耐弱光潜力。[方法]以本课题组筛选出的荷兰耐弱光品种‘佳西娜’和国内不耐弱光品种‘京丹1号’为试材,设置正常光照(CK,光强300—350μmol·m-2·s-1),50%正常光照(弱光,光强70—80μmol·m-2·s-1)处理15 d,观测植株叶绿素荧光成像,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叶片气孔形态和叶绿体结构。[结果]与对照相比,弱光使2个番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Rn)、光化学淬灭系数(QP-Lss)、叶绿素(a+b)含量(chl.(a+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气孔密度和气孔规则分布的空间尺度降低,还导致植株干重与壮苗指数降低,叶片光稳态非化学荧光淬灭(NPQ-Lss)、丙二醛(MDA)含量与植株株高、最大节间距提高,而‘京丹1号’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佳西娜’,且‘佳西娜’的实际光量子效率(QY-Lss)、实际光化学效率QY(即ΦPSⅡ)及叶绿体结构基本没有改变,其叶片Pn显著高于‘京丹1号’。另外,弱光下,‘佳西娜’通过降低气孔间L(d)值来改善气孔的规则分布,并提高了叶绿素b (chl.b)含量,降低了chl.a/b,而‘京丹1号’ chl.b含量却有所降低,chl.a/b提高,气孔规则分布的空间尺度与规则程度降低,叶片受弱光影响较严重。综上,‘佳西娜’捕光能力较强于‘京丹1号’,并将光合色素吸收的较多光能用于光化学传递,减少热耗散且提高了PSⅡ实际光化学速率及光能转化率,以维持其光合系统的运转,光合能力及产出比‘京丹1号’稍高,耐弱光能力强。[结论]2个番茄品种对弱光的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chl.b含量、气孔空间分布格局、叶绿体结构、SOD活性与光合荧光特性不同,使得荷兰耐弱光品种‘佳西娜’在弱光下能维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番茄 弱光 光合荧光特性 气孔 叶绿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