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薄皮甜瓜‘花雷’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瓜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创建薄皮甜瓜‘花雷’的再生体系,以薄皮甜瓜‘花雷’为试材,子叶、胚轴、真叶为外植体,观察其在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的再生频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5 mg·L~(-1)IA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 mg·L~(-1)I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1)IBA。初步选出一套完整的适宜薄皮甜瓜‘花雷’再生体系建立的培养基。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子叶 再生频率 愈伤组织 外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白蛾对海棠挥发性化合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中国果树 2018

摘要: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给我国林业、果树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探究对美国白蛾具有活性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为美国白蛾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海棠叶片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对美国白蛾雌、雄虫进行了主要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棠叶片中共鉴定出包含烷烃类、酯类、醇类等在内的16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64%)、正二十九烷(12.89%)、4-乙烯基愈创木酚(11.67%)、α-亚麻酸(9.53%)、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7.58%)和正二十七烷(6.51%)占挥发物的62.82%。触角电位反应中,美国白蛾成虫EAG反应值随着挥发物浓度增大而显著不同。美国白蛾成虫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最为强烈,浓度为10-2(v/v)时,雌、雄虫EAG相对反应值均达最高(分别为3.70、2.08);4-乙烯基愈创木酚浓度为1 mg/mL时,美国白蛾雌、雄虫反应最高,EAG相对反应值分别为1.52、1.24;美国白蛾雌虫对1 mg/mL正二十九烷反应值最高(1.28),雌虫对10-1 mg/mL正二十九烷反应值最高(1.13)。

关键词: 美国白蛾 海棠挥发物 触角电生理反应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生态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常规检测误差减少的对策分析

饲料广角 2018

摘要:饲料检测过程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引起误差的各种因素及实际操作关键点,旨在为饲料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提供有益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彩叶植物植株生理特性差异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8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天津地区生长的彩叶植物,以6种彩叶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项抗逆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红叶臭椿的可溶性糖含量(0.195%)最高,紫叶李(0.11%)最低;金叶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13.07 mg/g)最高,紫叶矮樱(7.135 mg/g)最低;红叶碧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51.954μg/g)最高,紫叶矮樱(37.900μg/g)最低;金叶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52.38U/(g·min))最高,紫叶矮樱(15.012 U/(g·min))最低;金叶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0.499 U/g)最高,紫叶李(0.341 U/g)最低;紫叶矮樱的丙二醛含量(0.027μmol/g)最高,金叶榆(0.003μmol/g)最低。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6种彩叶植物适应性可分为4类,最适宜的为金叶榆和金叶槐;其次为红叶碧桃、红叶臭椿;第3类为紫叶李;第4类为紫叶矮樱。

关键词: 品种 彩叶 生理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烷-3-醇氧化聚合对鲜食葡萄贮藏期褐变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葡萄果实贮藏期颜色褐变与黄烷-3-醇氧化聚合反应的内在联系,以期揭示鲜食葡萄贮运过程颜色劣变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HPLC/MS技术,分析不同pH条件下模拟体系中黄烷-3-醇被酪氨酸酶氧化的二聚体产物,以及不同贮藏期‘马奶’葡萄果实中黄烷-3-醇二聚体种类与颜色褐变的关系。【结果】模拟体系中黄烷-3-醇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能够生成6种二聚体。pH=3.0时仅生成一种无色的B型二聚体,pH=4.0时会产生4种无色B型二聚体,pH=5.0时既产生4种无色B型二聚体又产生2种黄色A型二聚体,而pH=6.0和7.0时,只产生2种呈黄色A型二聚体,不同贮藏期‘马奶’葡萄果实中存在4种B型二聚体,其中2种B型二聚体和模拟体系中的产物相同。【结论】酪氨酸酶氧化产生的黄烷-3-醇二聚体作为中间产物参与葡萄果实贮藏期间的颜色褐变。

关键词: 鲜食葡萄 褐变 黄烷-3-醇二聚体 氧化聚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桃采后褐腐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拮抗菌对其防治效果,以晚熟桃品种"映霜红"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18S-r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褐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进一步选用四种拮抗菌对晚熟桃褐腐病进行预防处理,研究其对晚熟桃褐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晚熟桃上分离的褐腐病病原菌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该病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100%。四种芽孢杆菌B001、B1、HB-2、B579对褐腐病病斑扩展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其中,B001、B579提前1 d和2 d预防效果显著好于0 d预防效果(p<0.05);B1、HB-2提前1 d预防处理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四种拮抗菌还能够抑制晚熟桃贮藏过程中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和硬度下降。芽孢杆菌在晚熟桃采后褐腐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晚熟桃 褐腐病 分离鉴定 品质分析 18S-r 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的生长发育诊断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苗期到结瓜期茎、叶、卷须、花和瓜条的形态、生长发育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异常,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相对应制定了黄瓜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黄瓜的健壮生长和丰产丰收。

关键词: 黄瓜 生长发育 异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津松70、津松80在冀北山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18

摘要:津松70是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以S-33为母本,以S-5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兼用型雄性不育松花菜秋早熟杂交新品种。津松80是以D-16为母本,以AM-3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兼用型雄性不育松花菜秋中晚熟杂交新品种。2个品种于2014年通过天津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于2015年开始在冀北山区承德县和隆化县进行初步试验、示范,表现优异,2017年开始继续在承德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甘蓝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近缘野生种又称野生甘蓝,与栽培甘蓝携带相同的C基因组(2n=18,CC),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的抗逆性。野生甘蓝的挖掘与利用对于栽培甘蓝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就野生甘蓝的种类、分布、与栽培甘蓝的关系及优良性状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野生甘蓝 分类 分布 遗传关系 优良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质联用快速检测红花中违禁添加物金黄粉的方法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 2018

摘要:目的:应用液质联用法快速检测红花中违禁添加物金黄粉的方法。方法:以ACQUITYTM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2.1×100 mm),乙腈-0.01 mol·L~(-1)乙酸铵溶液(30:70)进行等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结果:本方法首次采用液质联用法快速测定红花中金黄粉的含量,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待测峰与样品中基质达到很好的分离,方法可操作性强,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红花等药材中金黄粉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关键词: 液质联用法 红花 金黄粉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