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桑树钾素营养诊断方法的探讨(初报)

蚕业科学 1986

摘要:作物营养诊断的研究,几十年进展较快,有些作物已广泛应用,能为合理施肥提供重要依据。但桑树营养诊断报道不多,我们从1983年开始探讨桑树钾素营养诊断方法,初步提出适宜诊断部位和有关指标,现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完整叶片降低光照强度后的CO_2猝发现象和光呼吸强度的数量关系

科学通报 1986

摘要:当进行光合作用的烟草叶片从照光转变到黑暗时,Decker发现了CO_2的猝发现象(Post Illumination CO_2 Burst或PIB),从而证明了高等植物中光呼吸的存在。由于光呼吸在植物生理基础理论研究及农业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光呼吸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植物生理研究史上进入了一个“文艺复兴”新时期。但至今尚没有一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育温度对五龄家蚕ASP抗菌活性的影响

蚕业科学 1986

摘要:家蚕中肠腔内存在着一种对粪链球菌具有专一抗性的蛋白质(简称ASP)。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饲育的蚕儿ASP抗菌活性,所得到的结果是:对照区>25℃区>变温区>30℃区>35℃区。SDS电泳图谱显示:长期处在30℃以上的温度饲育二化性家蚕,ASP抽提物缺少A_3、A_4两条蛋白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疫苗研制的进展动态

中国兽医杂志 1986

摘要:菌苗和疫苗都是从“Vaccine”一词译过来的。但习惯上,称用细菌、螺旋体等制成的为“菌苗”,而称用病毒、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衣原体等制成的为“疫苗”,用寄生虫制成的称为“虫苗”。自从1771年首次制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中国油料 1986

摘要:南方片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是全国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一部分。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受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委托,主持了1983—1985年南方片花生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其中抗青枯病组三年区试结果表明:粤油92、广西80028、晋油3121三个品种高抗青枯病,在病地试验比粤油116发病降低47.84—52.01%,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蚕毒素系列杀虫剂对水稻三化螟药效研究

广州化工 1985

摘要:沙蚕毒素系列杀虫剂是一种新出现的仿生性农药.国外对此类农药研究较早.已商品化生产的品种有巴丹、易卫杀.国内大吨位生产有杀虫双.目前已通过中试或完成小试的有杀螟丹、杀虫环、杀虫单、杀虫磺、多噻烷等.这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药效突出,毒性较低,使用安全等优点.是取代有机氯制剂的优良药种.其中杀虫双已成

关键词: 有效成份 药效研究 沙蚕毒素系 杀虫磺 杀虫双 杀虫剂 水稻三化螟 杀虫单 杀虫环 杀螟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港农产品贸易市场分析及对策

农业技术经济 1985

摘要:一、香港与内地农产品贸易的互利关系 香港经济是在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中发展的。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采矿业仅占全港生产总值的1.2%;第二、第三产业共占98.8%。资源和产品销售具有强烈的对外依赖性,食品、饮水和工业原料、燃料等都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人工卵繁殖拟澳洲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

生物防治通报 1985

摘要:本文首次报道用人工寄主卵繁殖拟澳洲赤眼蜂,在田间释放防冶甘蔗螟虫取得成功。在100亩庶田上放蜂700余万头,蔗螟卵寄生率达到80.66—94.60%。与田间释放用柞蚕卵繁出的拟澳洲赤眼蜂的防治效果相同。放蜂区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化防区和不防治区,而甘蔗被害程度则显著减轻。

关键词: 拟澳洲赤眼蜂 人工寄主卵 天敌大量繁殖 甘蔗螟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效应和产量潜力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小麦产量高低,为品种基因型、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所综合制约。根据自然生态因子的组合特征,定量分析一定生态区内自然生态因子组合对产量构成因素的效应和产量潜力,阐明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可为小麦的遗传和栽培控制提出指标和依据。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因子——主要为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南亚热带小麦产量潜力,建立本区不同生育期品种群的产量预测方程,为小麦产量性状生态变异的原因和本区小麦生产发展提出评价和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瘿蚊品种抗生性的观察

昆虫知识 1985

摘要:作物品种的抗虫性,大体可分为三类:无偏嗜性,抗生性及耐害性。1978—1981年我们从国内外6,943份水稻品种和品系材料中,筛选鉴定出对稻瘿蚊0rseolia oryzae Wood-Mason有抗性的品种和品系共138份,从中找出若干代表性品种作了初步的抗性反应观察,发现这些抗性品种既不抗产卵,也不抗入侵,主要属抗生作用。过去怀疑,这些抗生性品种的受害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