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E.necatrix,E.acervulina和E.brunetti裂殖子的纯化试验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据谢氏(1990)报道的分离 E.tenella 裂殖子的方法,采用0.25%trypsin+0.75%Taurodeoxy-Choli Acid 消化液消化、纱布过滤、离心洗涤等程序,探讨分离 E.necatrix.E.acervulina 和 E.brunetti 裂殖子的效果。结果得出:E.acervulina E.brunetti E.necatrix 收获裂殖子的产量平均每只鸡为0.6~2.8亿、0.3~0.5亿、5.8~37.5亿。最适收获上述三种球虫裂殖子的时间为人工接种后80~84小时、95小时、120小时。作者认为采用此法能获得大量纯化的裂殖子,可供生化、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本文还对人工接种剂量及鸡龄与收获裂殖子效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用Lipofectin Reagent转染猪子宫上皮细胞
《畜牧兽医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用Lipofectin Reagent作为转染细胞的间型脂质,使Liposome与SV40 ts A209 DNA形成一种混合物转染猪子宫上皮细胞。此法比用磷酸钙和二乙氨乙基葡聚糖转染细胞的方法简单,高效、重复性好。转染后的猪子宫上皮细胞形状和大小略有改变;对温度敏感,用相同培养液培养7天,在33℃条件下细胞的生长速度是在40℃时的5倍.
关键词: Lipofectin Reagent ts A209 DNA 子宫上皮细胞 转染


早期断奶仔猪饲料配制新技术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根据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抑制的营养原因,营养学家提出了许多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缓解其生长抑制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有的取得了完全肯定的效果,并应用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配制,有的仍在继续探讨。1 使用诱食剂仔猪的嗅觉和味觉特别敏感,为了使哺乳仔猪提


瘦肉猪不同杂交组合对比试验
《养猪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瘦肉猪最佳杂交组合,是杂交商品瘦肉猪生产的基础。本研究对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及广花猪进行三元或四元杂交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提供生产中推广应用。一、材料与方法于本所猪场选体重25千克左右的杜约长(DYL),材长约(DLY)和杜约长花(DYLG)杂交猪各10头(包括阉公和母猪)组成三组。统一驱虫和预防注射。经


广花猪乳头数遗传特性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经研究广花猪0~5世代乳头数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广花猪乳头数平均为13.61±1.39个,乳头数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而是出现两个高峰,相对集中在12,13,14,15个奶头,也有一定的分散性,平均每窝猪奶头数有4.01±1.01种,而且各世代分布规律非常一致;后代乳头数与母猪乳头数有关(P<0.05),与公猪乳头数无关(P>0.05)。广花猪遗传力混合家系,父系半同胞和全同胞分别为0.49、0.46、0.50,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着世代的进展,广花猪的乳头数逐渐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头数与产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和育成率的相关系数都不显著(P>0.05)。


“七五”期间我国推荐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 以土壤养分测试或植物养分分析为手段的测土施肥和植物营养诊断研究在我国起始于50年代中期。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中土壤养分测定是以速测法进行的,并试图据以指导农田施肥。以后,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在1975年组织全国10省市的农业院校和科研


酶免疫法在检测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应用前景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酶免疫法(EIA)是以酶学和免疫化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自从本法引入实际应用以来,已被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等领域普遍采用。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应用更广。近年来有关使用本法测定动物的乳和血浆中有机化学残留物已有报道。这标志着本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监测方面具有新的应用趋势。1 酶免疫法测定有机化学残留物的理论依据免疫学认为所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有机化学物质都可被视为半抗原性物质,半抗原性物质具有反应原性


约克夏、长白及其杂交一代母猪若干繁殖性状的比较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1993
摘要:对初产和经产长白、约克夏及约克夏×长白杂交一代(约长)母猪的若干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初产长白(27头)、约克夏(28头)和约长(30头)母猪的窝活产仔数分别为8.67、7.71和9.20头。经产长白(113头)、约克夏(148头)和约长(39头)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63、9.86和10.15头,年提供60日龄仔猪数分别为19.62、19.00和21.36头。经产约长母猪年提供60日龄仔猪数分别比约克夏、长白提高12.42%和8.87%。


“蛭得净”对野生动物片形吸虫的驱虫效果
《中国兽医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片形吸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对反刍动物危害性尤为严重。药物驱虫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抗片形吸虫药大多只对成虫有效,有的毒性较大。近年来,新引进的“蛭得净”(Acedist),在国内对黄牛、水牛、绵羊、山羊等验证,确认该药具有安全、高效,并对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