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月季类花卉耐寒性研究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8种月季类花卉耐寒性进行了生理、生化和组织解剖指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团蔷薇和多元蔷薇的耐寒性强;其次是丰花月季;居中的是苏粉月季、明星月季和和平月季;耐寒性较差的是乐园月季和火星月季。


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与免疫的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是我国1984年以来新发现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俗称兔瘟。2月龄以上家兔一旦感染该病原,死亡率可高达100%。本市郊区大小兔场和养兔专业户面临破产的危机,给养兔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京郊养兔业的发展,我们开展了RVHD的诊断与免疫工作。首先迸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解、病料回归


混配不同氮肥三元素沸石复混肥对花生的施用效果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常用4种氮化肥的性质,特别是它们在土壤中的转化均有差异,碳铵、硫铵、氯化铵施入土壤后,很快被水溶解: NH_4HCO_3→NH_4~+HCO_3~- (NH_4)_2SO_4→NH_4~+SO_4~(2-) NH_4Cl→NH_4~+Cl~- 溶解后的NH_4~+、HCO_3、SO_4~(2-)、Cl~-都能被作物吸收,而多余的SO_4~(2-)和Cl~-可与土壤


冬小麦京冬6号高产稳产主要栽培技术的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京冬6号是我所继京冬1号之后选育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1991年在京,津、唐、廊等地区广泛布点,进行了大面积适应性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到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


北京地区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北京农学院学报 》 1993
摘要:1 北京小麦生产概况北京麦区位于北方冬麦区的北缘,解放前小麦生产极不稳定,由于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小麦生产水平很低。建国以后,京郊小麦生产发展迅速,50年代全市平均亩产徘徊在50kg左右,1985年突破100kg/亩,1975年继续闯过200kg/亩大关,1988年超过300kg/亩kg,到1992年创历史最高记录387.2kg/亩,总产从50年代最高1.09亿kg,


京郊农业持续发展的新构思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随着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北京郊区农业和其它大城市郊区农业一样,将率先在功能、结构、规模、布局及体制等诸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试图探讨这些变化,以及相应产生的如何实现“两高一优”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和持续发展问题。


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生物学特性及某些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C.M.Donald(1968)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作为理想株型(Ideotypes)概念,其中包括了多方面含义,许多研究者对此也看法不一。但在此之后的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均把直立叶型(upright leaves)即通常说的“紧凑型”作为理想株型的一个重要性状。自60年代末


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75号的育成及推广
《中国蔬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北京 75号中熟大白菜新品种是采用 181和夏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期70~75天,植株整齐,生长势旺,叶色绿,叶球中桩叠抱,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3kg左右,产量7000~9000kg/666.7m2,抗病性强,品质较好。1991年已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除适宜北京和河北地区外,还适于新疆、湖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