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对猪组织中NADPH—生成酶活性规律的进一步分析
《畜牧与兽医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北京花猪在35kg体重时,控制脂肪合成的四种NADPH—生成酶活性两两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MDH和G6PDH的遗传力稍高(0.26~0.30),6PGDH和G6PDH与肉质有关,营养水平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在利用早期酶活性标记个体蓄脂力的育种实践中,饲养水平要稳定,仅测定背膘脂肪中MDH和G6PDH即可希望取得良好的选择效果。


辅蛋白与蚜虫传毒之间关系研究初探
《植物病理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蚜虫在传播某些非持久性病毒时所需辅蛋白协助其完成传毒过程这一特性,综合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学方法,探讨辅蛋白与蚜虫传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进入蚜虫体内的病毒颗粒所处位置的观察,用间接生物学方法可测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该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了辅蛋白在蚜虫传毒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一部分。


冬小麦新品种—京核1号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京核1号是以太谷核不育小麦Tal2275-C为母本,经3次转育,于1989年选育而成,最近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981年从太谷核不育小麦Tal2275-C材料中,选出1株优良的不育株,农艺性状和抗寒性都比较好,株高85厘米,感染条锈病。然后用阶梯式杂交法连续转育了三次。


长效碳铵在夏玉米上试验简报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长效碳铵是由普通碳铵加固化剂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碳铵易分解挥发,利用率低的缺点。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和华北一些地区试验、示范、推广,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大颗粒尿素不同施用次数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1988~1990年北京市东南郊主要水稻产区大兴县垡上乡进行了由挪威Norsk Hydro公司提供的大颗粒尿素不同施用次数的肥效试验。这种尿素粒径(6~8mm)比普通尿素(2~3mm)大,比表面小,释放氮素的速率相对缓慢并稳定。这一特点在轻质土壤和水田等易淋失土壤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本试验表明适当的施用次数不仅能提高氮素制用率,而且为简化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稀土在杏树上应用效果初报
《北京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稀土在苹果、梨、葡萄等果树上应用,近几年来发展较快,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房山、昌平、延庆等地得到了推广。杏是中国的特产果树,优良品种比较多,分布的面积也比较广。为了找出稀土在杏树上的应用效果、适宜范围、增产作用等,特安


乙烯利、多效唑及修剪处理对盆播早熟禾的影响
《草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寻求减少草坪修剪次数以节约人力、物力的可行措施,本研究采用乙烯利和多效唑两种生长延缓剂对盆播早熟禾进行分别处理,并同时设修剪试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是:在本试验所采取的剂量范围内,乙烯利使盆播早熟禾叶片枯死脱落,再生叶片窄小挺立,节间伸长和整株早衰;多效唑具有延缓盆播早熟禾生长的功能,且随着用量加大,延缓生长作用增强,多效唑还有使叶片变窄变小、绿色加深和更加鲜柔的作用。在本试验所选择的留茬高度和修剪频率条件下,修剪促进盆播早熟禾的生长,并抑制其分蘖和草皮层发育。与修剪试验对比,多效唑处理确可减少修剪次数。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细小病毒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从猪细小病毒(PPV)三株强毒及 两株弱毒的细胞培养产物中提取的核酸进行扩增。通过琼脂糖电泳,均得到了约158bp(碱基对)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与该病毒本身的二个含20bp的寡核苷酸引物之间的核酸长度相等。而对与PPV具有基因同源性的犬细小病毒(CPV)及与PPV临床症状相似的非相关病毒如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伪狂犬病毒(PRV)作同样处理,未得到核酸带。并且通过筛选裂解蛋白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DNA的方法,初步制定了快速检测PPV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