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75号的育成及推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家炳 1 ; 陶国华 1 ; 陈广 1 ; 杨锐 1 ; 张凤兰 1 ; 孙继志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白菜;北京75号;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北京 75号中熟大白菜新品种是采用 181和夏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期70~75天,植株整齐,生长势旺,叶色绿,叶球中桩叠抱,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3kg左右,产量7000~9000kg/666.7m2,抗病性强,品质较好。1991年已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除适宜北京和河北地区外,还适于新疆、湖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种植。

  • 相关文献

[1]添加甘蓝基因的大白菜优良新种质的获得. 闻晓英,刘立平,顾爱侠,王彦华,何洪巨,申书兴. 2011

[2]白菜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凤兰. 2004

[3]大白菜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韩瑞娟,耿丽华,汪维红,于拴仓,朱月林,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11

[4]与大白菜桔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王国臣,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 2005

[5]SPME-GC/MS测定大白菜风味成分. 何洪巨,唐晓伟,宋曙辉,王文琪. 2006

[6]国内外大白菜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 徐家炳,张凤兰. 2002

[7]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汪维红,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09

[8]霜霉病菌诱导下大白菜SSH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唐永洽,于拴仓,张凤兰,朱月林. 2009

[9]控制白菜叶片紫pur基因初步定位. 汪维红,张德双,刘瑾,于拴仓,张凤兰,赵岫云,余阳俊,徐家炳,卢桂香. 2011

[10]影响大白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刘明池. 2002

[11]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子标记研究. 郭晶心,周乃元,马荣才,曹鸣庆. 2002

[12]谈谈居民家庭大白采贮藏. 高丽朴. 1997

[13]大白菜表达序列标签SSR标记分析. 葛佳,谢华,崔崇士,洪剑明,马荣才. 2005

[14]一株新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远方,屈淑平,崔崇士,曹鸣庆,马荣才. 2004

[15]同功酶电泳与田间种植方法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的相关研究. 黄为平,郑晓鹰. 1990

[16]大白菜CMS96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RNA编辑研究. 张德双,李振兴,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 2013

[17]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屈淑平,马荣才,崔崇士,曹鸣庆. 2010

[18]大白菜软腐病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李晓颖,田宇,张瑾,陈昌龙,谢华. 2018

[19]北京地区春夏大白菜播种期与品种筛选试验. 武丹,陈春秀,王宝驹,扈美静. 2010

[20]菜保拾零(七)-值得关注的十字花科腐霉腐烂病. 李明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