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个油棕品种抗寒性的生理生化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年生的油棕小叶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油棕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油棕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显著,隶属函数值的平均值表现为RYCR2>RYCR3> RYNG1> RYCR6> RYCR4> RYMY8> RYCR5> RYMY9> RYCR7。9个油棕品种中RYCR2、RYCR3、RYNG1的抗寒性较强,RYCR6、RYCR4、RYMY8次之,RYCR5、RYMY9、RYCR7最弱。
关键词: 油棕 低温胁迫 抗寒性评价 隶属函数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水杨酸处理对芒果保鲜效果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中国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采前水杨酸处理提高芒果采后品质和抗病性的相关机理,以‘红芒6号’芒果为试材,研究应用40 mg/L水杨酸采前喷施处理对采后芒果常温(22~25℃)贮藏期间果实采后品质、抗病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水杨酸处理显著抑制接种炭疽病菌芒果果实病斑的扩展,显著降低接菌芒果果实的病情指数,其中在贮藏8 d和10 d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0.95%和68.49%。与对照相比,采前水杨酸处理能显著抑制采后芒果果实内源乙烯的产生、果实硬度的降低和维生素C的降解,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抑制固酸比的升高,有效延缓采后芒果的后熟衰老进程。同时,采前水杨酸处理芒果中ACC氧化酶基因(MiACO)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MiEG)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而β-1,3-葡聚糖酶基因(MiGLU)和几丁质酶基因(MiCHI)的表达显著增强。综上,采前水杨酸处理提高采后芒果品质和抗病性与芒果乙烯合成、软化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和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增强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肥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4种肥料施用后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羊粪、生物有机肥、矿源腐植酸钾和酸化土壤调理剂为供试肥料,研究其对设施菜地退化土壤pH值、EC值、碱解氮含量,以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羊粪5 000、10 000 kg/hm2,土壤pH值比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0.58和0.81,土壤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提高43.0%和78.2%,羊粪施用量增加1倍可显著提升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71和0.81;施用矿源腐植酸钾3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99和1.00,土壤EC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仅施用矿源腐植酸钾对土壤基本性质无显著影响。施用羊粪的第1茬小白菜产量提高33.7%和11.6%,硝酸盐含量降低23.4%和8.3%;施用“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使小白菜Vc含量提高66.6%和105.1%,但施用量增加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提升效果。在种植第2茬小白菜时,4种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设施菜地底肥施用羊粪或“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用量以羊粪5 000 kg/hm2或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的组合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柱花草中4种次级代谢物的含量
《分析试验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柱花草中水杨酸、原苯甲酸三乙酯、吲唑、大豆甾醇B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用C18固相吸附剂净化,采用Luna Omega C18(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分离,以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和240 nm,柱温:35℃,进样量1.5μL。在该色谱条件下,4种次级代谢物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豆甾醇B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其他3种次级代谢物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相关系数r≥0.996,水杨酸、原苯甲酸三乙酯、吲唑、大豆甾醇B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01,0.02,0.3 mg/kg,定量限分别为0.5,0.5,0.5,2 mg/kg;在3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6.0%~115.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9.1%,仪器的精密度(RSDs)为0.2%~3.6%。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在批量测定柱花草中次级代谢物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水杨酸 原苯甲酸三乙酯 吲唑 大豆甾醇B 柱花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单分子实时测序的油莎豆全长转录组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莎豆以其适应性广、产量和含油量高而成为我国的新型油料作物。为解析油莎豆的遗传基础,服务于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构建了油莎豆高质量的全长转录组,混合样本的组织来源包括块茎、匍匐茎、根、芽、叶片、叶鞘、花、花茎等。研究基于23.20 Gb高质量的原始数据提取获得环形一致序列319 568条,其平均长度和测序深度分别为2101 bp和43×;通过聚类、校正和去冗余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序列57 849条,合计121.79 Mb;转录组的完整性约为79.58%,其中约有76.20%的为全长转录本;通过比对NR、Swissprot、GO、KOG、eggNOG、Pfam、KEGG等数据库,共获得52 424条序列的注释信息,注释比例约为90.62%;此外,研究还预测获得3759条lncRNA、43 060个SSR位点以及2300条转录因子序列。这些结果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油莎豆遗传特性的认知,同时还为下一步开展基因表达谱分析、功能基因的挖掘与利用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芒果布局时空变迁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我国芒果生产布局优化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GIS技术、重心分析法定量描述了1996-2018年我国芒果生产布局的时空演变,并利用2004-2018年我国芒果主产省区面板数据构建芒果种植面积对劳动力价格的供给反应模型,实证测算了芒果种植面积对劳动力价格及相关变量的反应程度。【结果】我国芒果生产重心逐渐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西北地带迁移;劳动力价格上升对芒果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显著为负,在各主产省区劳动力价格差距较小的情况下,芒果生产集聚于自然禀赋较好的地带,当劳动力价格超出平均劳动力价格较多时,芒果生产则向劳动力价格较具优势的省区集聚。【结论】在劳动力约束不断强化的情形下,应积极培育易于机械收割的芒果新品种,研发省力化栽培模式,优化芒果生产布局及资源配置,进而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带来的负面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的残留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采用乙腈高速匀浆提取蔬菜样品中的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利用无水硫酸镁和PSA吸附剂进行净化,在UPLC-MS/MS的正离子电离和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的检出限分别为1.0、0.2μg/kg;在0.005~0.200 mg/L浓度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在3个试验水平(0.01、0.02和1.0 mg/kg)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106%和90%~1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5%~5.2%和1.2%~8.4%。本方法前处理过程快速简单,仪器分析灵敏度好,方法准确度高,可用于蔬菜样品中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阿维菌素 氟吡菌酰胺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CAMTA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CAMTA)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结构保守的重要钙调素结合蛋白,广泛参与植物的胁迫应答、生长发育及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本文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为研究对象,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8个橡胶树HbCAMTA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表达模式、启动子区调控元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家族所有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内,编码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分子量在104.34~121.99 kD之间,等电点在5.32~7.83之间;家族基因根据蛋白序列同源性可以分成4个亚组,亚组成员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数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具有较高相似性。调控HbCAMTA的miRNA预测分析显示,每个家族成员受到至少3个miRNA调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bCAMT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在叶片中随着叶片的发育表达不断上调,在成熟期或变色期达到最高的表达水平;除HbCAMTA2外,乙烯刺激未能显著诱导橡胶树其他CAMTA基因的表达,而低温可以显著诱导HbCAMTA的上调表达。HbCAMTA1是胶乳、叶片、根、树皮、雄花、雌花以及叶片整个发育过程(古铜期、变色期、淡绿期、成熟期)中最高表达的基因家族成员,表明其具有非组织特异性的基础生物学功能。HbCAMTA3在种子中表达水平最高且受低温胁迫诱导显著上调表达,表明其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bCAMTA7在大多数组织、乙烯处理、低温胁迫处理以及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均是最低表达。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橡胶树CAMTA家族成员的理化特征和表达特性,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功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可以有效地防治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危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遗传信息,其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对椰心叶甲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经DeNovo拼接后,共获得29535条Unigene,进一步将Unigene与NR、GO、eggNOG和KEGG四个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共有13796条Unigene被注释。在NR数据库中注释到13401条Unigene,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相似的基因序列最多;根据GO数据库,将3834条Unigene归类为三大类67个功能组;eggNOG数据库将12707条Unigene分25个功能分类;KEGG数据库将5999个Unigene分为五大类。对椰心叶甲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可以为今后研究该蜂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功能挖掘等提供数据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良姜压缩力学试验与分析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降低高良姜损伤率,在高良姜的收获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其压缩力学特性.为此,以成熟期高良姜为研究对象,运用RGM-3005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5种不同加载速率下对5种不同含水率的高良姜进行压缩试验,测得高良姜载荷-位移曲线,以及高良姜屈服极限、弹性模量等数据.同时,分析其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到高良姜加载方向、加载速度和含水率等对高良姜力学特性的影响,为高良姜的收获和运输、加工储存装备的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