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稀土在花椰菜上的应用
《蔬菜 》 1991
摘要:花椰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粗纤维少,易消化,人们普遍乐于食用,在全国栽种比较广泛。一、稀土在花椰菜上的应用技术稀土在作物上的施用技术重点在三个方面:施用量的选择、施用时期的选择及施用过程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先后在本所和大兴县做了一些试验工作。


粉尘法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
《植物保护 》 1991 北大核心
摘要: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是气传病害。由于保护地湿度大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我们1989-1990年用7.5%百菌清粉尘和10%百菌清复合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百菌清烟熏剂(河南安阳农药


锦鸡儿属6种沙生植物次生木质部解剖
《植物学报(英文版) 》 1991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对生长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6种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它们的主要共同点是:导管分布频率和复孔率高,导管的平均直径小,细胞壁较厚,具两种直径的导管;导管分子很短,具单穿孔;管间纹孔为互列的具缘纹孔,并有附物纹孔;导管次生壁上常见螺纹加厚韧型纤维很短,具数目较少的单纹孔,壁较厚.射线的平均高度很低,单列、多列射线都存在,均为异型射线.此外,它们之间在横切面上导管的分布形式、轴向薄壁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射线分布频率、晶体的存在及分布等特征上均有差异,根据这些差异该文提出了对6种沙生锦鸡儿次生木质部结构鉴定的检索表.


机械化密植苹果园丰产树形的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多年来苹果栽培都是稀植,采用的都是老树形,旧式的修剪方法.一亩地只种植十几棵树,而且树上树下的各种工序都是依靠人力完成,既费土地又费劳力,而且经济效益很低.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提高工效,增加收益,应研究出一种既能密植丰产又能使用机械代替人力作业的树形.1987~1990年我们在通县张家弯乡张辛庄大队果园做了能适宜机械化作业密植树形的试验.


紧凑型玉米研究概况与展望
《北京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1968年,澳大利亚的C.M.Donald为了阐明作物的最佳株型,创造了理想型的新概念,即Ideotypes(笔者注:有人误称是美国的唐纳提出此概念).他同时对理想型进行了定义:"理想型是指具有标准性状的植株,这些标准性状已确知能够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及(谷物)籽粒产量."后来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农学系的Mock和Pearce(1975)在"一种理想型玉米"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讲,理想型育种包括


应用酸性磷酸酶进行番茄磷素诊断
《华北农学报 》 1991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用叶片中酸性磷酸酶活性(APA)进行番茄磷素诊断.研究发现:叶饼法(6叶饼或12叶饼)三个反应时问(15、30和60分钟)所测出的功能叶片的APA与叶片的磷含量(P%)、全株(不包括根系)的P含量(P%)及植株干重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匀浆法只有15分钟所测定的功能叶片APA与它们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此法比起测定植株体内磷的含量要快速简单得多,平均每15分钟测定一个样,很适用于生产实践.但由于APA不但受P营养状况、株龄及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且受测定条件的控制,要建立一个定量的实用的APA指标还相当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