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乍业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会计 2012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是以执行科研项目为主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展科研成果推广服务的机构.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栽体,科研单位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加大,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主要物质条件,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重要.以农业部直属的三家科研事业单位(农科院、水科院和热科院)为例,2010年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3.9%、64.13%和51.17%.但长期以来,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闲置浪费严重、账务处理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作业管理法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科研事业单位 应用 科学技术研究 公共服务职能 科学事业单位 科研单位 现代化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及其在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

摘要: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为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志放流方法,依赖于Argos卫星进行定位,现今已发展到了第二代。该方法具精度高、信息量大及不依赖于回收等特点。该技术有助于研究人员掌握鱼类洄游、生长、繁殖和索饵等生物与生态特征,是获得海洋生物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成为目前海洋渔业资源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外学者在三大洋针对金枪鱼开展了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活动,并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也证实了该技术的优越性。我国鱼类卫星标志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其在渔业资源评估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分离式卫星标志与放流技术及其在大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 海洋渔业资源 金枪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心莲子草中抗污损活性皂苷成分的研究

海洋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污损生物危害水产养殖,为发现抗污损的天然资源,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进行了抗污损活性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1)、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30-去甲基-12,20(29)-二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3),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初步的抗污损结果表明,皂苷3具有明显的杀灭污损生物藤壶的作用,活性与阳性对照CuSO4相近,但是对卤虫的毒性则远低于相同剂量的CuSO4;部分皂苷混合物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杀灭藤壶的作用。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皂苷 抗污损活性 藤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及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分层分类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黄河三角洲1986、1996、2009年3个时期Land-sat-TM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分析了三角洲湿地20年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湿地变化整体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其中人工湿地比重不断增加,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盐田湿地,减少最多的是滩涂湿地,土地盐碱化加重;采用分层提取湿地信息的方法精度达到90%,结果优于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分层分类法 决策树模型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刀鲚幼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

动物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显示,刀鲚体长,口裂大,含有犬齿状的颌齿和尖锥状的腭齿,具有5对鳃弓,鳃耙长度明显大于鳃丝且表面附着不规则绒毛状细齿;胃呈"Y"型,胃与肠连接处具有16~21个指状环形幽门盲囊;肠为直肠,较短,比肠长为0.241±0.080;肝分为两叶,胰为独立的器官。刀鲚口咽腔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腺体、大量椭圆形黏液细胞、少量杯状细胞及味蕾;胃黏膜都为典型的单层柱状上皮,含有较多由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和胃腺;幽门盲囊具有20~25个丰富的褶皱,占满大部分幽门盲囊腔,黏膜层具有微绒毛;中肠黏膜上皮最发达,形成的褶皱细长且连接成网状,单层柱状上皮与复层扁平上皮交替分布。观察结果表明,刀鲚消化系统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特征。

关键词: 刀鲚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形态学 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及生长特性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2种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即青壳原螯虾和红壳原螯虾的生理指标和卵巢发育差异,对同规格不同体色的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比较不同温度下同规格的青壳原螯虾生长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青壳雌虾卵巢处在I~III期,多数为Ⅰ、Ⅱ期,而同规格的红壳雌虾卵巢各期均出现,Ⅱ、Ⅲ期较多。体质量8g左右的虾苗在30d的饲养过程中,红壳原螯虾的增重率仅为青壳原螯虾的67%,青壳原螯虾的脱壳率比红壳原螯虾高出40%,平均脱壳周期比红壳原螯虾短9d。体质量10g左右的青壳原螯虾在水温(28±2)℃,无遮蔽物的条件下饲养30d后体色由青色转为红色,而相同规格的青壳原螯虾在(18±2)℃的水温,无遮蔽物条件下生长30d后体色仍保持为青色。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卵巢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半岛周边南极大磷虾群体体长组成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俗指南极磷虾,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单一生物资源[1],在南大洋一半以上海域均有分布[2],尤以南极半岛海域最为密集[3,4]。其个体较大,最大体长可达6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磷虾种。自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率先试捕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大洋 体长组成 分布混合分析 秩和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尼氏无须鲃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

科学养鱼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丹尼氏无须鲃(Puntius denisonii)俗名一眉道人或红眉道人,英文名Denison barb,属于鲤科(Cyprinidae)、无须鲃属(Puntius),仅分布于印度南部的安琪可维河和柴利雅河。该鱼1996年开始被捕捞用作观赏鱼,1997年已成为三大新观赏鱼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鰤鱼诺卡氏菌感染卵形鲳鲹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病灶中分离出病原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并人工回接感染卵形鲳鲹,病鱼的脾脏、肾脏、肝脏、鳃、心脏等器官出现直径为0.1-0.3 cm的白色结节,对患病卵形鲳鲹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脾脏出血,淋巴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增生;肝脂肪变性;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棒状化;心肌细胞肿胀,断裂,溶解。

关键词: 卵形鲳鲹 鰤鱼诺卡氏菌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阶段大菱鲆的氨基酸评价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12

摘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200~1600 g大菱鲆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菱鲆蛋白质中,EAA/TAA47~48%、EAA/NEAA 87~93%,其变异系数在2%左右,符合FAO/WHO公布的氨基酸理想模式(EAA/TAA在40%左右、EAA/NEAA>60%),说明大菱鲆是高品质的食用蛋白源;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菱鲆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各不相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配置相应的专用饲料。本研究可以优化大菱鲆配合饲料配方,为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菱鲆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菱鲆 变异系数 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