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理气通窍汤”治疗血管性头痛33例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Bt基因导入大豆品种。对132株D1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5株阳性转化植株。再将获得的5株D1代阳性转化植株的种子放在温箱中发芽,提取DNA进行检测,结果得到2株D2代稳定遗传的阳性转化植株。用X-Glue溶液对转Bt基因132株D1代植株进行检测,结果没有发现阳性反应。另外,本实验还采用荧光制片方法从植物组织结构的角度证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可行性,并提出花粉管通道方法操作的最佳时间为授粉后6~20h。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技术 B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酸渍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北方园艺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思考

食用菌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窄行密栽培是一项引自美国的大豆增产新技术 ,经消化、吸收、改造 ,已形成大垅窄行密植、小垅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 ,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 ,一般可增产 2 0 %以上。已累计推广 6 7万hm2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豆窄行密植由于缩小了行距 ,扩大了株距使植株分布更均匀合理 ,增加了绿色面积 ,改善了受光条件 ,特别是改善了中、下层受光条件 ,是该项技术增产的生理基础。此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抗倒伏半矮秆的品种 ,深松深施肥 ,有效地使用除草剂技术和适于窄行密植的播种机械

关键词: 大豆 窄行密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大豆抗病虫目的基因

生物技术 2002

摘要: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 1 4个大豆品种 ,共导入 1 1 2 5朵花 ,花朵的成活率为 4 7 8%。将Bt基因导入 1 1个大豆品种 ,共导入 2 6 0朵花 ,花朵的成活率为 4 0 8%。 8个转Bt基因品种中的D1代共收获 1 92粒种子 ,获得幼苗 1 32株 ,出苗率为 6 8 75%。把转Bt基因的 1 32株植株用X -Gluc溶液检测 ,没有发现阳性反应。将转Bt基因的 1 32株植株进行PCR检测 ,得到 5株阳性转化植株。对D1代获得的 5株阳性转化植株的D2代 ,进行PCR检测 ,得到D2代稳定遗传的阳性转化植株 2株。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 花粉管通道法 几丁质酶基因 Bt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蒿在高浓度CO_2条件下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气象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油蒿在高浓度CO2 条件下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的土壤干旱胁迫使油蒿生长与生物量下降 ,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负面影响 ;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对油蒿的生长发育起到“施肥作用” ;虽然在高浓度CO2 条件下发生土壤干旱胁迫对油蒿的影响也是负效应 ,但CO2 的“施肥效应”依然存在 ,“施肥效应”的生理机理是CO2 浓度升高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

关键词: 土壤干旱胁迫 CO2浓度 油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教师应尊重学生

黑龙江教育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大豆通报 2002

摘要:有机 -无机复混肥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 :与常规施肥相比 ,大豆施用有机 -无机复混肥 2 5 0kg增产 1 1 1 % ;粗蛋白质提高 1 0 4% ,而粗脂肪下降 0 2 %。因此 ,有机 -无机复混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和生产高蛋白大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品质 有机-无机复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