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以TM融合影像为遥感信息源。对我省重点地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进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查明了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范围和程度,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并探讨了应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棚室番茄主要病害及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
《农民致富之友 》 2002
摘要:一、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1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之一,又称轮纹病、夏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叶部受害,中部出现同心轮纹,边缘多具浅绿色和黄色晕环,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果实被害后花托附近的果面产生凹陷斑,近椭圆形,暗褐色,表面生黑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
《中国麻业 》 2002
摘要:亚麻是我国重要纺织工业原料,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亚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90年代以来,亚麻生产面积逐年下降,而且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其主要原因是亚麻病害加重所致,发病率在20~30%,并且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亚麻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十余种。仅病害一项就造成减产10~30%,严重可达50%,甚至绝产,影响了麻农种麻的积极性和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 调查亚麻病害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对进一步控制亚麻病害发生和减少其损失,具有现实意义。掌握亚麻病害的症状,田间初步鉴别是十分必要的,是众人识别的主要方法。本文是根据国内外资料和田间实践观察编写的,希望能在使用中加以修正和补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鲜茎雨露沤制技术的初步研究
《中国麻业 》 2002
摘要:雨露麻以其生产方式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被广泛应用,但传统的雨露麻采用人工收获,在多雨季节里原茎保存困难,常发生霉烂。给工农业均造成损失。鲜茎雨露沤麻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使沤麻时间提前10天左右,亚麻收获就开始沤制,充分利用了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和降雨。沤麻速度快,沤麻时间缩短,降低了生产成本,麻率相对提高0.5-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增加1.2—2.7kg。此项技术对我国雨露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