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为波纹龙虾优良形态性状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1尾10月龄波纹龙虾的体质量(Y)和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腹部长(X5)、第一腹宽(X6)、第一腹高(X7)7个形态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体质量的主要影响性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10月龄波纹龙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结果】10月龄波纹龙虾7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下同),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体长(X1)、头胸甲长(X2)和头胸甲高(X4)对体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且这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与间接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41,大于0.850,说明波纹龙虾的体质量主要由这3个形态性状共同决定。回归分析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444.692+1.141X1+5.943X2+2.347X4。将回归方程中保留的X1、X2和X43个形态性状分别与体质量进行曲线模型拟合,10种曲线模型拟合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曲线拟合获得的模型均有意义。从拟合结果来看,X1、X2、X4对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三次函数和幂函数,其公式分别为Y=9.344e0.018X1、Y=-0.029X22+0.001X2+61.131、Y=0.3X42.35,对应的R~2分别为0.892、0.936和0.805。【结论】体长、头胸甲长和头胸甲高对波纹龙虾体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以体质量为主要指标进行苗种繁育和亲本选育时,应以头胸甲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高为辅助选择性状。

关键词: 波纹龙虾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季珠江口万山群岛毗邻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万山群岛在珠江口渔业资源养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该区域岛礁毗邻海域的渔业生态状况尚缺乏足够研究。分析了2021年4月万山群岛毗邻海域的水环境状况和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以此评价该区域渔业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万山群岛海水环境状况受珠江口径流输入的影响较大,造成该区域西北侧的桂山岛和东澳岛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较高,部分水体为富营养状态,并且初级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但多为中低水平。万山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具有区域性分布特点,可聚为3大类,其中桂山岛临近区域内的浮游动物香农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该区域水体可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桂山岛海域的鱼卵和仔稚鱼丰度却较高,分别为133粒·m-3和18尾·m-3,表明桂山岛可能是珠江口鱼类产卵的重要场所。海水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均匀度指数可很好地反映万山群岛水环境和浮游动物群落之间的关联性,并可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关键词: 珠江口 水质评价 环境因子 富营养化 浮游动物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呼伦湖水系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湿地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年5月、7月和9月,利用复合刺网和定置网具,采集了呼伦湖水系的湖泊和河流中的鱼类样本,研究呼伦湖水系湖泊和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探讨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采集到的鱼类样本的物种鉴定,共记录5目7科31种鱼类物种,其中以鲤形目和鲤科的物种数量最多,分别为26种和23种,鱼类群落的优势物种都为定居性物种;记录的呼伦湖的鱼类物种数量为22种,鱼类群落的优势种为贝氏(餐)(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红鳍原舶(Culterichthys enythropterus)、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和瓦氏雅罗鱼(Leucicus waleckii),呼伦湖鱼类群落的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偏小,鱼类个体小型化趋势较明显;建议对进入呼伦湖的河流的水量加强调度,优化呼伦湖鱼类群落结构,增加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量,恢复呼伦湖的大型底栖双壳类种群资源,开展土著鱼类栖息地修复工作.

关键词: 呼伦湖;水系;鱼类群落;优势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生态位特征

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预测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短颌鲚(Coilia nasus)在库区的种群发展趋势,评估其对库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三峡库区腹地,包括长江一级支流草堂河、大宁河,现有短颌鲚及杂食性和肉食性典型鱼类的营养级,在此基础上选择4种与短颌鲚营养级相近(包括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鳡Elopichthys bambusa、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及1种食谱存在较大重叠的鱼类(即鳙Aristichthys nobilis),探讨了其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短颌鲚δ15N值分布范围为12.112‰—14.497‰,营养级为3.762±0.196 (Mean±SD),低于太湖新银鱼,并高于大眼鳜、翘嘴鲌、鳡及鳙;三峡库区短颌鲚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236‰—-22.952‰,变幅低于鳙,高于太湖新银鱼、大眼鳜、翘嘴鲌及鳡,δ13C值分布频率呈单峰型与太湖新银鱼高度接近,表明短颌鲚在该水域食性广泛,且与太湖新银鱼的摄食偏好趋近。据此推测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短颌鲚在三峡库区食物来源广泛,决定其富集15N途径可能更丰富。此外,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短颌鲚营养生态位宽幅低于鳡、鳙,高于太湖新银鱼、翘嘴鲌、大眼鳜,据此推测三峡库区短颌鲚对饵料需求的特化程度可能不高,从营养角度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其与营养级相近鱼类的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存在明显的营养生态位分化,种间竞争不激烈。综上所述,从目前三峡库区现有短颌鲚营养生态位特征来看,其种群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外来鱼类的适应对策提供研究思路和基础数据。

关键词: 短颌鲚 三峡库区 营养生态位 稳定同位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单罐真空吸鱼泵研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池塘养殖对自动化捕捞装备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池塘使用的小型真空吸鱼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puter fluid dynamic,CF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单罐真空吸鱼泵内部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重点分析了3 种不同流速(1.0、1.5、2.0 m/s)下吸鱼泵内部回流、旋涡和速度跳跃等流动特性的演化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显示,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 1.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低,当进鱼管道抽吸速度为 1.5、2.0 m/s时,鱼体损伤率相对较高,但吸鱼速度较快;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研制了一种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同时选用草鱼、鲤、鲫、鲢和鳙 5 种鱼分别进行了单独抽吸试验验证,在最优吸取条件(抽吸速度为 1.0 m/s)下,吸鱼量最大可达 23 t/h,吸鱼泵可实现 20 s吸鱼、10 s放鱼交替循环作业,鱼体损伤率最大为 2%.研究表明,本试验中设计的小型单罐真空吸鱼泵能够实现对活鱼的高效自动吸捕与转运,可为设计开发池塘养殖用高效真空吸鱼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吸鱼泵 池塘 真空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蟹全雌养殖效果好

科学养鱼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河蟹的养殖方式一直以雌雄混养为主,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未能充分考虑河蟹雌雄个体先天性发育差异,即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在养殖过程中雄性易与雌性甚至同性之间争斗抢食、抢空间,从而造成残蟹偏多,影响整体养殖规格、品质、效益。另外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雌蟹性腺成熟早于雄蟹,这决定了雌蟹可以比雄蟹提前1个月上市。在葛永春(2017)的河蟹单性化养殖试验中发现雌雄分养可以促进雌蟹提前生殖蜕壳,提高雄蟹单养的成活率,且对成蟹增重率和性腺发育均无负面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乌鳢皮肤白化的分子机制

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乌鳢白化的分子调控机理,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白乌鳢和乌鳢皮肤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白乌鳢皮肤组织与乌鳢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数为694个.GO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进程、代谢过程、细胞联接和转运活性等通路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与皮肤白化相关的酪氨酸代谢通路上.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插入缺失标记(INDEL)分析发现,相对于乌鳢,白乌鳢纯合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位点数目多,而杂合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位点数目少.基于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插入缺失标记的结果,筛选出酪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差异表达基因,黑尿酸酶基因和乙醇脱氢酶5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错义突变,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未找到突变位点.试验结果表明,乌鳢皮肤白化除与酪氨酸代谢通路有关,还可能与黑色素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下降导致皮肤中色素沉积减少有关.试验结果将丰富白乌鳢和乌鳢的基因资源,为进一步探究乌鳢白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白乌鳢 转录组测序 皮肤 生物信息学分析 皮肤白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深海油气工程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挑战及对策

舰船科学技术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积极应对全球海洋工程市场的新形势,加快我国深海油气工程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我国深海油气工程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在深海油气工程领域我国要积极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电气化转型,研发新型的浮式生产装置与水下产品,重视核心设计总成与开放式创新.在关键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要围绕勘探、钻井、开发、生产、弃置五方面进行专项攻关.我国的深海油气工程开发,应锁定核心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走开放创新之路.

关键词: 深海油气 开放式创新 技术装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急性盐度胁迫下黄鳍棘鲷NKCC1a分子特征及其表达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NKCC1a基因在急性盐度胁迫下对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的渗透压调控机理.[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KCC1a的序列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其在黄鳍棘鲷各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盐度0、8、16、24(对照)和32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NKCC1a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3435 bp,共编码1144个氨基酸,存在一个经典的Na+-K+-Cl-协同转运蛋白SLC12A结构域,且在不同物种中有高保守性.NKCC1a在13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为鳃,在性腺和肝脏中表达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盐度胁迫6 h时,在淡水组(盐度0)中NKCC1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在盐度为8和16处理组中,NKCC1a表达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随后趋于平稳;在盐度32处理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又升高趋势,在24 h时最大.[结论]NKCC1a基因在黄鳍棘鲷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黄鳍棘鲷;NKCC1a;基因表达;急性盐度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风味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方式干燥卵形鲳鲹鱼片的风味差异,实验选取冰鲜卵形鲳鲹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冷冻干燥3种方式干制卵形鲳鲹鱼片,分别测定并分析其TBA值、呈味核苷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结果显示,干燥后的卵形鲳鲹鱼片中TBA值与K值均显著上升,其中冷冻干燥鱼肉的TBA值仅比冰鲜鱼片增加1.6倍,但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分别增加了5.5和4.5倍.干燥后鱼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味精当量较冰鲜卵形鲳鲹鱼片显著降低,其中热风干燥鱼肉的味精当量则下降了50.83%.热泵干燥鱼肉中苦味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9.11%和7.37%,而冷冻干燥组鱼肉中甜味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最高,为53.62%.3种干燥方式中,热泵干燥卵形鲳鲹的味精当量最高,为4.47谷氨酸钠(MGS)/100 g,表明热泵干燥卵形鲳鲹鱼片的鲜味程度最高.就挥发性风味成分而言,热泵干燥鱼肉酯类和酮类较多,其主要呈现果香味和焙烤坚果味;热风干燥中烃类和芳香类的相对含量约占70%,醛类和酯类相对含量达20%;而冷冻干燥中烃类与芳香类相对含量占到90%以上,醛类和酯类相对含量不足8%,其风味较淡.研究表明,3种干燥方式的卵形鲳鲹鱼片均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其中热泵干燥使鱼肉中的鲜味更为明显,而冷冻干燥能有效抑制和延缓鱼肉脂肪的氧化,更适合应用于脂肪含量较高的鱼肉中.本研究结果可为卵形鲳鲹轻便干燥食品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冷冻干燥 呈味核苷酸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